律师偏重于追求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仲裁员则侧重于坚守公平正义、化解矛盾;当一个执业律师变身优秀仲裁员,这中间会有怎样的火花和转变呢?周莎给出了答案。
“周莎是个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业务能力强的高材生。”说起周莎,作为同事的刘颖赞不绝口,连用了几个词来表述周莎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不认识周莎,或许这样的赞美看来就只是冷冰冰的词汇堆积,但是如果了解她,对这样的评价可能会毫无反驳之意。
周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是令人艳羡的211法学硕士,毕业后,法律专业的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和自己专业没有偏差的律师作为职业,做律师的过程中,她深谙一个律师的职责,就是为委托人争取最大的利益;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2月,她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以下简称“仲裁院”),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仲裁员,开始负责审理工作;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从律师变身仲裁员,专业是一样的,都属于法律共同体中的一员,但是,作为理论上偏重的点有所不同的两个工种,周莎在这个转变中,心态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大半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仲裁员工作的苦与乐、光荣与困惑、责任与使命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回忆刚到仲裁院时的场景,周莎恰巧遇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暴发,仲裁院里旧的案件积压了很多,新立的案件也不少;周莎一边熟悉,一边上手,利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距的专业知识,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跟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和沟通协调,通过电话调解了一部分案件;同时,她又联合同事,对滞留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的当事人,主动关心现状,采用云法庭形式进行网上审理……“初来乍到”,周莎却轻车熟路地和同事一起,平稳有序地保证了各类案件的正常推进,“现在也几个月过去了,积压的案件都全部解决了,新立案件无特殊情况的也全部在审限内完成了,保证了在疫情这个特殊背景时期下的工作进度,最大的感触就是收获了帮当事人伸张正义的成就感”。回忆起这几个月的工作,周莎觉得,作为一名仲裁员,既要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工作技巧,也要有灵活的审判艺术和沟通能力。
“这期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姓李的大姐。”周莎回忆当时的场景说道,李女士当时有着很强的倾诉欲望,周莎在案件审理前和审理后花了很多时间去听她倾诉,“当她把一肚子苦水都倒出来后,她的情绪就真的平稳了很多”。最终这个案件以李女士跟用人单位达成调解而结案。“所以我们处理的案件有的时候真不一定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有可能是一个心理问题。”
“息讼止争”是人民群众真正的司法需求,“阳光之下无新事”,成为一名仲裁员后,周莎悟出了为民伸张正义的诀窍,就是不管面对的是何类型的劳动争议,作为仲裁员都要保持初心,确保仲裁服务公开、公平、公正,保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正如美国一位大法官所说,‘当我回头看看世界上的各种职业时,只有法官的职业让我心动和感激,她有智者的渊博,有上帝的仁爱,有父亲的慈祥,我选择法官这个职业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事’。”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