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2020版)》(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出到2025年将实现首都地铁重点功能场景的智慧化,基本形成乘客智能化自助出行服务体系和智慧安检新模式。和利时、全图通、比泽尔等多家经开区企业先后推出地铁控制、定位等创新产品,将为轨道交通智慧化提供支撑。
和利时
新型城轨集成平台助地铁智控
随着白皮书的发布,和利时立即推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城轨集成平台,塑造以城轨信息模型为核心的平台能力,实现基于统一数据共享的业务流程,进而实现联合竞争和共同发展,提高城轨核心竞争力,高效实现城轨智慧应用。
在中国目前的建设线路里,已经有50%基本上都会上城轨云,推进力度较大。和利时综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涵盖智慧车站管理系统、智慧运维监测系统、智慧调度决策系统等,可实现智能互联、智能可视化、智能检修和智能计划,打造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新前景。本次推出新的城轨集成平台,主要考虑到随着智慧城轨的发展所提出的新的需求,基于当前云的架构要做快速的智慧城轨新的应用存在一些瓶颈。
和利时研发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定义框架及标准规范,特别通用的功能会开放出来,倡导各个厂家也按数据接口规范服务接口规范来做,优化城轨业务流程,实现基于统一数据共享的业务流程,具备完备的城轨通用服务能力,提高城轨核心竞争力,依托统一的开发运行环境,高效实现城轨智慧应用,支撑打造城轨生态圈,实现联合竞争和共同发展。具备后发优势,应用比较先进的一些技术,该平台是一个端-边-云协同一体化的平台,采用了“容器化”技术,比传统虚拟化的资源占用率能降低10%-20%左右。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城轨产品部经理刘小树介绍说,车站级智能控制的功能承载的底座是典型的应用场景,如车站里的环境控制、节能控制要采集大量数据,对变量通过复杂算法在车站产线级做计算,再如设备诊断、电扶梯等一些车站设备,需要做现场采集和协议的转化,还需要做复杂的计算,都能通过新的城轨集成平台快速转化成智慧化控制应用场景。
全图通
“地下北斗系统”展开试验
白皮书是北京地铁未来一段时间开展智慧地铁建设的行动纲领。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凭借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系统在北京地铁四惠站展开试验经验,参与了白皮书编写。
导航是乘客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是目前手机里的导航功能都只能在室外实现。在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系统试验段,在地铁站内,乘客用手机不仅能全景导航换乘路线,还能用拍摄的现场照片识别所在具体位置。因此,这套处于建设中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系统也被称为“地下北斗系统”。
在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系统后台监控画面上,全景显示了地铁站内的全貌,包括闸机位置、售票区位置等,同时还显示了携带系统终端测试设备的工作人员在地铁站内的实时位置和历史路线。定位只是这套系统的功能之一,对于地铁管理方来说,如何实现更加智慧的管理尤其重要。
地铁的巡检和维护大多在夜间进行,工作中缺少监控和管理的技术手段,哪些地方可以进入,哪些地方是属于禁止进入的危险区域,全靠管理制度、培训和经验。而今后依靠定位系统,工作人员携带终端进入地铁,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上对危险区域进行设定,一旦工作人员靠近危险区域,终端设备就会发出提醒,管理人员的显示屏上也会同步出现预警信息。基于超宽带技术和空间数字化技术的定位精度可达到30-50厘米,而这正是未来引入机器人巡检、开展机械控制、提高调度效率和应急指挥等建设智慧地铁的必要前提。
比泽尔
节能创新技术助高铁提速降耗
绿色节能环保是高速动车组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下线的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采用区内企业比泽尔的“多目标均衡综合节能技术”,列车在同等运行速度条件下人均能耗每公里降低10%,噪音降低2分贝。
该列车设计运营速度400km/h,并且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轨距、不同供电制式标准的国际铁路间运行,具有节能环保、主动安全、智能维护等特点,是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比泽尔压缩机的保驾护航下,当列车以400km/h运行时,能耗与噪音水平与350km/h的高速动车组相同,在提升速度的同时并不增加能耗,堪称节能环保的绿色列车。
比泽尔拥有专业压缩机、压力容器的制造和销售经验,超过20年的研发与使用经验,有超过50个型号的CO2(二氧化碳)活塞压缩机能够覆盖亚临界、高承压跨临界,以及跨临界等多种使用工况。超过13万台的使用经验让比泽尔对CO2系统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独特的技术提升。跨临界CO2系统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少亚临界复叠系统中氟利昂的添加,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效的制冷技术可减少能耗,有效降低列车运营成本。
目前,比泽尔CO2压缩机在中国的用量也在逐年攀升,被大量用于商超、冷库、热泵等众多领域。此次成功助力我国标志性轨道交通项目进一步展现了比泽尔不凡的制冷技术,也为今后应用于其他全球轨道交通高速客运装备打下坚实的基础。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