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村落纪实——南大红门
北京之美
走近秦腔
节约须懂门道
人生是不断地提醒
闲赏秋月细品风
下一篇4 2020年11月1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亦城村落纪实——南大红门

张友才
 

  南大红门位于南海子墙中部,旧址应位于现南大红门村北的南六环路上,但其遗迹早已无存。

  据记载,南海子的南大红门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始建南海子皇家苑囿之时,是明、清两代帝王南巡京畿经常出入之门,因此也辟建成一高两低的三洞门。

  清澈的凤河由西向东从大红门北侧潺潺流过,与由北向南流淌而来的三海之水在大红门脚下相连。汇成一处处水泡子,如颗颗明珠散落在大红门左右。北观晾鹰台,台崎碧野。东望龙爪湾,波光粼粼。难怪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择址在红门内侧又修建了一座“南红门行宫”。与红门西侧的皇家庙宇“七圣庙”、红门东侧的“望围楼”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在南大红门东北侧,有一洼较大的水泡子,在清绘制的《南苑全图》上,被标明“渔猎处”, 曾是清代帝王在此举行“水围”狩猎的场所。

  清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不仅喜欢“秋猕木兰”“春菟南苑”的旱猎活动,还非常喜欢在水淀湖泊地域举行“水围”渔猎活动。当时举行水围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白洋淀,另一处即是南海子。史料记载,当时举行的水围活动场面十分壮观,一般都在阳春三月里举行。这个季节,春意盎然,候鸟北返,鹅雁翔集。

  皇帝在侍卫们的随扈下乘船从湖淀四面悄悄围合而来。忽然间一声炮响,万千水禽腾空飞起,遮天蔽日。皇帝见状,张弓搭箭,射向空中。随扈侍卫们也是鸣镝声声,不绝于耳。转眼间,鸟羽纷飞,鹅雁坠落。

  据《乾隆起居注》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初三日“驾至红门内水围,晚刻幸宁佑庙行围”。文中所记红门内,显然即是南红门内东侧的“渔猎处”。

  除在此举行“水围”外,清代帝王还喜欢到此撒网捕鱼。 (“顺治十年(1655年)三月,丙戌,上于南苑中网鱼一日”《清世祖实求》)。史科中也记有乾隆皇帝多次到此捕鱼。为了增加情趣,有时他还装扮成渔夫模样。

  他在一首《南红门埔鱼》诗中写道:

  烟蓼亚寒汀,澄波漾秋浦。

  垂纶玉镜明,潜鳞堪指数。

  萧然秋意深,数声离岸橹。

  渔笛横西风,云山入新谱。

  南大红门外即是南大红门村。史料记载,在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未建南海子皇家苑囿前,这里就已形成村落,名为“磁永庄”, 据说也和附近村庄一样,均是明初山西移民至此所建村落。南海子苑囿建成后,村北即是苑囿的南大红门。南大红门的名声很快就盖过了“磁永庄”, 渐渐地“磁永庄”反倒少有人知了。直到后来人们在村里一座古庙遗址上发现了一口铁钟,钟上镌有“磁永庄”三个字,人们才知道南大红门村的原名曾称“磁永庄”。

  清代,由于南大红门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廷派满州上三旗门君看守。据当地老人口述,守护南大红门的门君章京为“胡”姓,人称“胡四老爷”。与其他满族旗人一同驻守南大红门,居在“门里头”, 逐成村落。南海子荒废后,海子开放通行,南大红门成了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南大红门村迅速发展起来。原住在大红门里头的满族旗人,有的迁入南大红门村,有的并入了南宫村。

  新中国成立之初,南大红门村曾被设为河北省大兴县南大红门乡。现为亦庄新城青云店镇的一个较大行政村。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