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报忧 嘉楠科技出海挖矿能否止亏
颠簸行情下 银行股投资“增减持”对垒
诉讼缠身 安信信托面临“排雷战”
3上一篇 2020年12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诉讼缠身 安信信托面临“排雷战”

 

  近年来,市场上不少信托项目陆续发生兑付风险,从而引发诉讼纠纷,其中身背百亿元负债的安信信托俨然成为信托业的“诉讼大户”。1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临近年底,安信信托再遭金融机构“讨债”,又添了一笔新诉讼,在安信信托众多诉讼案件中,又以向信托受益权购买方提供担保、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保底承诺而广受市场关注。安信信托兑付问题爆发风险以来,信托行业保底“刚兑”的法律风向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再次将信托产品如何打破“刚兑”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再遭金融机构“讨债”

  临近年关,安信信托再遭金融机构“讨债”。安信信托日前发布《诉讼公告》称,该公司于11月25日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应诉通知书》,丹东银行起诉安信信托,讨要约8.6亿元本金和利息。

  “诉讼”似已成安信信托近期公告的关键词,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至今,安信信托新增33宗案件尚在审理中,涉及案件金额为30.54亿元。再加上安信信托此前披露的,截至2019年末,该公司作为被告涉诉案件64宗,涉诉金额173.57亿元,安信信托目前涉诉金额已超过200亿元。

  虽然项目违约原因有外部环境不佳的客观因素,也有公司内部管理的缺失,但巨额诉讼背后,无疑集中反映了安信信托内部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不足,也为违约信托公司敲响了警钟。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安信信托公司治理问题严重,其中涉及违法违规,特别是违反信托基本原则的情况涉及资金巨大,体现出大股东及管理层对信托法规的漠视,对委托人财产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的信托职能。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没有有效隔离,信托财产之间也没有做到独立管理、风险隔离。

  在信托业观察人士李奎霖看来,前几年金融市场宽松时,一些信托公司为扩大业务,在募集资金环节给资金方出具“兜底函”“回购函”,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金融机构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导致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重视不足。2017年去杠杆以来,信托市场也发生了批量风险案例,如安信信托。

  搅动保底“刚兑”市场

  从原告方来看,起诉安信信托的企业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多个金融机构,相关涉诉案件主要因安信信托向信托受益权购买方提供担保、远期转让或者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保底承诺而引发。

  截至今年6月30日,安信信托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原因引发诉讼40宗(存续),涉诉金额178.05亿元人民币。安信信托表示,上述事项或情况均表明可能存在对安信信托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安信信托兑付问题爆发风险以来,信托保底“刚兑”的法律风向也出现明显变化,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下发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其中第七部分“关于营业信托纠纷案件的审理”第92条明确规定,“保底或者刚兑条款无效”。

  而安信信托也再次把信托公司非标融资的风险隐患、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模式,以及信托产品如何打破刚兑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在廖鹤凯看来,信托产品预期收益模式出发点是好的,实际过程中为了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信托公司把预期收益率实质执行为约定收益率,让市场形成了刚兑预期。投资者需要更明确的产品运行情况披露,净值变化情况,而不是不明不白地承担产品损失,也就是说信托公司增强项目管理,提高产品信息披露水平,才是未来真正打破刚兑的切实路径。

  化解风险为要义

  曾经的信托“黑马”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今年4月初安信信托接到1400万元罚单,成为信托行业罚单金额之最。两个月后,上海银保监局晒出这笔千万级罚单的“明细”,根据公告,安信信托行政处罚涉及项目名称共计31个。

  在投资者颇为关注的兑付问题上,从安信信托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1-9月该公司信托业务兑付本益275.82亿元,其中,三季度兑付本益88.85亿元,包含主动管理类兑付投资者本益71.56亿元,通道类业务兑付本益17.29亿元。

  目前来看,安信信托在资产清收、客户沟通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在采取资产转让、资产重组、交易对手再融资、司法保全、诉讼等方式对到期项目进行清收,对底层资产进行变现后,安信信托一些信托项目也成功回笼资金并向客户兑付利息。

  而对于外界高度关注的安信信托重组事项,安信信托也提到,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正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风险化解重大事项的各项工作,重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针对最新诉讼进展、后续兑付解决方案、引战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安信信托方面进行采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安信信托的案例很极端,各类问题集中体现,监管部门已经查漏补缺,加强了对信托公司相关问题的管控。”廖鹤凯直言,未来预计不会有类似安信信托这样的事件出现,对安信信托来说,挽回信任需要对投资者有完善的项目风险信息告知、更公开公正透明的项目信息披露,以及更快速有效的项目后续退出手段,这些都是建立信任的基础。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