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摹汉代简牍
· 亦城有艺 ·
东光明:师法造化 抒己之情
下一篇4 2020年12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临摹汉代简牍

羿耿庵
 

  西汉时期,古人书写材料除了丝帛,普遍使用的是竹简和木牍,简牍书是古代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20世纪初以来,在甘肃楼兰、敦煌及居延边塞等地陆续发现大量西汉简牍书法。这些作品多出自驻守边疆的中下层官吏与将士之手,是书写者为了简便而创造出来的,大多呈草隶书风并各具特色,许多字的结体、用笔都保留了篆书体势。起笔用逆锋,运笔时逐渐上提或下按,收笔不回锋,头粗尾细,婉转弯曲,这种运笔方法奠定了后世隶书笔法的基础。不少字都出现了波磔变化,尤其是有的竖画,直泻而下,收笔处重墨粗画,表现出了雄浑的笔势和强健的笔力。字形上也很不统一,往往连偏旁部首也不相同。西汉简牍书法将汉字结构中的平衡对称、统一变化、主次长短、宽窄粗细等对立关系发挥到了极致,突出展现了不拘一格的形式美,为当代隶书创作增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料。

  ■ 临创心得

  1、书法力度来源于用笔。西汉简牍书法字形较小,用笔也较为随意,起笔藏锋、露锋并用,大多逆入起笔,平出回锋。横画显“蚕头燕尾”状;既用方笔,也用圆笔,方圆结合;中锋、侧锋、逆锋交替使用。书风有的率意洒脱、自然流畅;有的粗犷泼辣、野趣横生;有的雄健豪放、浑厚苍劲;有的以侧锋运笔,随意性较强。因此,临写时用笔不要过于拘谨,要放开胆量来写,随意挥洒,运笔要灵动活泼,不能纯用中锋;笔画转折处多为圆转,含篆书遗意,不能用楷书的暗转或顿笔动作。汉简书法中的“草意”,一是指运笔速度较快,二是指一些笔画、结体处理成简化符号,甚至一些牵丝连笔也出现在字形中,这是汉简书法的主要特征,要在点画形态和运笔的细微技法基础上来把握,注意整体上的自然协调,切忌弄巧成拙。

  2、汉简牍书法字形以扁为主,也有长短、大小变化,其中少数字的竖画和捺画拖得较长,章法纵有行、横无列,许多字左右穿插,每行上下气势连贯,又互为照应,因此不能写得像东汉碑刻隶书那样过于规整,点画空间也不能过于匀称;要像写行草书那样,注意每行字上下之间点画的呼应。此外,汉简书法因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带有随意简便的色彩,风格呈多样化,并且包含了浓重的篆书遗意,有高古风韵,我们在临习时要注意把握这个特点。

  3、汉简牍书法由于其笔法、结体不成熟及书写方式的率意而较难临写。一些书法爱好者由于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往往照猫画虎临写,不得其要领。汉简牍书法许多字的点画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结体比篆书更多省略、改变,许多偏旁已改为隶书写法,但其中部分的字仍呈现小篆的形体,特别是其中的“波势”十分明显,有的还呈草书点画飞动之状,因此,临写者最好先临写小篆、汉代碑刻隶书和草书等书体,懂得篆、隶、草等书体的用笔、结体等特征,注意把握整体上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所书作品真正体现天真率意的西汉简牍书风。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写的材料、工具对书法艺术效果有很大影响。临写汉简牍书法可用羊毫或兼毫,纸张最好用吸水性较强的生宣,同时注重对“水”的充分运用,在创作中能使墨色有枯涩浓淡、轻重虚实的变化,这样才能体现汉简牍书法雄浑潇洒的气势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5、我初学东汉规整的碑刻隶书,对一些用笔和结体有模糊的认识,随着西汉简牍书法资料陆续出版,使我直窥并领悟了汉隶的用笔,丰富了我的隶书创作。同时我还注重对篆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研习。我创作的汉简牍书法作品明高启《咏虎丘》诗“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镇云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其中的“池”“恐”“虎”三字的捺画或竖画拖得较长,畅泻而下,形成一个较大的空白,随意自然、笔势雄浑;“根”“教”等字的结体,保留了浓厚的篆书体势,显得古朴浑厚。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我既注重其与其他书体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注重其天真率意的书写性,如“登”“移”“落”等字笔法参用了行草书的结体,使之不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用笔要则,而是博涉兼容;在章法上保留了汉简牍书法结构缜密的特征,整体力求汉简牍书法的天真率意之趣。

  (作者系中国报业书画艺术研究院创作室主任)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