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文化旅游各行业拉入“至暗时刻”:电影院关门、酒店生意惨淡、各地景区主题乐园也纷纷闭园。不过,伴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向好,在诸多行业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快之际,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江浙沪板块文旅产业尤其是主题公园的复苏势头开始显现。然而,基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上海迪士尼因年末以来的区域散发疫情,在疫情防控及业务运营上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暂停期
启动一级防疫响应 江浙沪文旅“入冬”
1月23日武汉进入“封城时间”,随着疫情在国内出现多点散发,国内疫情防控迅速升级。截至1月25日晚间,全国30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浙江是全国首个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省份。1月23日上午,浙江省政府决定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紧随其后, 1月24日起,上海及江苏均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最高等级防疫响应下,包括江浙沪在内的多地取消春节期间的庙会、游园会等大型活动,以及市、区文艺演出等室内外聚集性活动。至1月26日,文旅部发文,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17时,上海累计取消国内及出境旅游团组(队)11378个,涉及游客200728名。2月以来截至6月末,上海取消的旅游团组达1.37万个,涉及到26.6万人次的退团退订。
旅游业进入全面“冰封时期”,江浙沪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被迫“入冬”。北商研究院梳理发现,江浙沪区域主题乐园自1月23日起,均先后被迫闭园。
疫情对于主题公园运营商的冲击在所难免。海昌海洋公园透露,假设疫情在3月底得到控制,预测全年收入降幅在30%左右;迪士尼方面表示,预计2020年二季度净利润将亏损1.75亿美元,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亏损约1.35亿美元。
●重启期
上海率先复苏 “五一”“十一”迎来客流小高潮
回溯江浙沪区域主题公园复苏时间线,上海可谓最先扛起了复苏的大旗。3月9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迪士尼小镇、星愿公园和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部分恢复运营。随后,更多的主题公园重启。3月20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以及上海欢乐谷均重新开园迎客。
4月14日,文旅部发文,强调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各地“开园潮”开始集中显现。不过,景区及乐园均执行严格的限流及预约。据了解,“五一”期间,上海已开放及部分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达84家。除了首批公布的70家A级景区开通“沪游码”预约,沪上多个A级景点也通过官方微信、携程等多个预约渠道售票。
至5月11日,上海迪士尼宣布度假区全部恢复运营,成为全球首家恢复运营的迪士尼乐园,这被视为江浙沪以及国内主题公园复苏的显著标志。据悉,上海迪士尼对外开放当日及首个周六门票,线上开售3分钟内即售罄。
春节出游受限后,“五一”及“十一”假期成为区域需求释放的重大时间节点。尤其是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广大民众消费意愿增强。以浙江为例,“十一”长假期间,浙江共接待国内游客5445.1万人次,同比恢复80.0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0.4亿元,同比恢复73.1%。
●新挑战
疫情存不确定性 上海迪士尼迎考
在迎来“五一”“十一”假期两个出游旺季后,秋冬季公众出游意愿再被抑制。加之近期新疆喀什、上海、天津接续暴发零星散发疫情,甚至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游客跨省游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主题公园运营商开始深入挖掘当地市场。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浙江全省4A级及以上重点景区共计接待游客总量829.2万人次。通过全省全域及重点景区客流、住宿客流、航旅客流等监测综合分析,今年“五一”的旅游市场特点明显,其中近郊游、乡村游、观光游成为主流,回暖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内,江浙沪区域中,尤以上海市主题公园的复苏最为曲折,迪士尼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半年,国内疫情局势普遍严峻;下半年,上海多次出现零星散发疫情。11月以来,坐落在浦东新区内的迪士尼更是经营承压。
据北商研究院梳理,截至11月23日,上海已有7例本土病例关联浦东机场,浦东新区内已有三处上升为中风险地区。
在业内看来,国内主题公园迎来开园潮,向行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复苏信号,同时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不过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之下,这些主题乐园若想完全恢复昔日的接待盛况,仍尚需一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