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猫语即人语
从味蕾深处出发的乡愁
有书相伴冬不寒
古诗词里过“冬至”
借书与囚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味蕾深处出发的乡愁
——读李满强散文集《陇上食事》
刘敬
 

  如果像广告上说的那般“下雨天跟巧克力更配”的话,我这个书虫加吃货定然要高调宣称:与假期更配的,当然是读好书、品美食啦!而作家李满强的新著《陇上食事》,恰是以散文的形式介绍特色美食、描绘故里风物、抒写乡愁思情的,可谓“美食、美文二合一”,自然成了我大快朵颐的对象。

  不过,坦白而言,甫一执卷,瞅见封底赫然印着“请勿空腹阅读此书”的“温馨提醒”,内心里,我还是有些不屑的——真是吹牛不上税呀,虽说陇上三千里,可是除了兰州牛肉面,似乎也并无多少美食声名在外呀?况乎,“八大菜系”中,更无“陇菜”之身影呢!只是呢,我得承认,自己也有些好奇,姑且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欲一窥究竟,看作者如何“自圆其说”。未料,这样薄薄的一本书,果真是有味有趣,有情有义——

  李满强说,食物之于人,是一种古老的恩情。他以陇上人天生的热忱、爽利,以探本溯源的精神,以细腻传神的文字,把一碟碟家常土菜、一碗碗民间小吃、一道道经典菜肴,端出陇上,置于眼前,让你我嗅其香、品其味、感其美。全书分作“日常”与“花色”两辑,集中介绍了以甘肃为代表的北方特色美食,诸如荞面凉粉、鱼儿钻沙、兰州牛肉面、羊毛套子酸拌汤等等。作者生于陇上,长于陇上,如今依然工作在那一方热土,所以统观全书,字里行间总是满溢着作者的故土情与自豪感。说来道去,“吃食”终是个“引子”罢了,作者在陇上人家的烟火中、在陇上美味的滋润中、在陇上父辈的教导中、在陇地城乡的流连中,辗转前行数十载,并逐渐把沉淀在味蕾上的记忆,那些难忘的、美好的、独特的味觉感受与心理体验,细致地加以描摹,热情地呈给读者。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从切身感受出发,以《一碗面,一座城》开篇,以《麻腐盒子》作结,其间煎、炒、烧、煮、烤,用恰到好处的文字火候,把西北黄土高原之地的各种美食小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垂涎三尺,恨不能立赴陇地,狼吞虎咽,以祛馋虫。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由河流而乡野,由田园而城市,灶头烟火依旧,舌尖香醇依稀……那一处村落,那一条老街,那些热情好客的乡邻,那些家常土气的菜蔬……无时无刻不在记忆里滋养丰润着那一段天宽地阔任逍遥的年少时光,也温暖着抚慰着这半生悲欢聚散渐勘破的凡俗尘心。之于人到中年的作者,吃,更多的是一种记忆,是味蕾上的忆念与怀想,是在心底缭绕的乡愁中对故土田园的追思与回归的渴望。

  作者行笔舒缓,若烹小鲜,乡土菜肴里蕴真情,言传身教中传家风,锅碗瓢盆内见艺术。每一种菜肴,哪怕是一坛咸菜、一只锅盔,作者亦会道其来历、渊源,谈其做法、吃法,以及相关的轶事趣闻,生动而细致,见风情,显民俗,如在目前,让人咋舌叹服,不似僵化、教条的食谱、菜谱,仅罗列名目繁杂的食材、作料与冷冰冰的烹饪数字,让人阅之无味,心下生怨。作者努力发掘的是地方美食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与饮食文化,如食材来源、保健功效、人文典故等。他尝试以文字为火,以情感为风,孜孜矻矻、潜心凝虑地温养着味蕾上的记忆,安静、平和、恬淡、从容,有丝缕的怅惘,更有真切的欢喜。所以,与其说此书是“美食集”,倒不若称为“怀想集”更为恰切——这厢儿,作家临屏怀想,情随思涌;那厢里,读者捧卷细咂,心随文动。当美食与文字缱绻交融,当厨间灶上的蒸烧烹煮化为作家笔下的起承转合,当渐行渐远的故乡与愈来愈淡的乡味在纸上在心中慢慢靠近倏然浓烈,作者与读者俱已分身为饕餮之客与望月游子矣……

  此外,书中的插画也颇具特色,虽多是寥寥几笔,却水墨隐隐,简淡、旷远、闲散,飘逸着农耕味,漫漾着乡土情,将作家力图通过文字传达出的一份情怀给活画了出来,确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