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低沉,一夜寂静无声。第二天早起,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一场大雪覆盖了城市乡村山峦树木,阳光打在上面,简直是童话世界一般。到了晚上,风停雪止,静得能听得见雪夜归人的脚步声。这样的夜晚,怕辜负,怕辜负夜的静,怕辜负夜的美,捧一本喜欢的纸质书,闲闲地读上两页,或者刷刷微信,听听音乐,有时候也会听听收音机……
这样的夜晚,偶然想起古人,会替古人担忧,古人下雪的夜晚会干些什么呢?“红泥小火炉,闲来一杯无?”约三两知己喝杯小酒?或者约朋友下棋,在棋盘上纵横驰骋?再不济也是映雪苦读?
我按照自己的逻辑推想古人的生活,多半是无聊和乏味的吧!遥想古时,没有网络可以冲浪,没有电视可以解闷,更没有大片可以欣赏,漫漫长夜,四处静寂无声,唯有雪花轻轻如约来访。
古代文人大约厌倦了八股文章的摇头晃脑,头悬梁椎刺骨的枯燥。士大夫游走官场,如履薄冰,应对尔虞我诈是件很累人的差使,急需找一件事情放松神经,于是“雪夜闭书读禁书”便成了一件最好的消遣和娱乐。
油灯如豆,茅屋映雪,炉上一壶滋滋冒着热气的开水,手边一盏香气袅袅的热茶,手捧禁书,玩字逐句,不会遭遇友人忽然来访的尴尬,谁会深更半夜踏雪访友?所以既可以保住面子又能娱乐自己,岂不是赏心悦事?
何为禁书?古代文人士大夫把“雪夜闭门读禁书”当成赏心乐事来取悦自己,所谓禁书多数是以香艳程度划分等级,少数因政治原因而遭禁。上三品基本上通篇香艳,比如《飞燕外传》《汉宫春色》《金瓶梅》等。中三品大多是偶有香艳,比如《西厢记》《红楼梦》《绿野仙踪》等。下三品基本上是借香艳说事的,比如《株林野史》《桃花庵》《灯草和尚》等。
自古至今,凡是跟“禁”字沾边的书都很紧俏,一个“禁”字多了几分神秘色彩,勾起人们多少想象和好奇?经验告诉我们,越“禁”流行得越快,可以敞开来读的书,只怕就失去了最初的神秘。《金瓶梅》解禁之前,谈之色变,多数人认为这本书毒素太深,会把人教坏。而如今,书局书店大多有卖,登堂入室,堂而皇之,你还会觉得这本书很神秘吗?《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是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目之一。很难想象,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部禁书。
“禁”字的学问很大,娱乐圈也会拿这个“禁”字做文章,刚出道的新人被“禁”了,却越“禁”越红;刚拍的新片被“禁”了,坊间却照样流传得沸沸扬扬。
在我觉得,其实读书无禁区,什么书都可以读,看你自身吸收的养分是精华还是糟粕,以及鉴赏分辨消化的能力,清末文人孙宝瑄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当然,如果你的自制能力很差,鉴别能力也很差,那么选书时要慎重啊!
雪夜不管读什么书,读书可能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月夜品茶,雪夜读书,那么好的夜,辜负了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