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做深做实“两区”建设、推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在北京自贸区全面落地的宝贵窗口期,北京商报特别策划一组系列报道,聚焦自贸区的启航与成长。通过实地调研,讲述海南、深圳与上海自贸区三个先行样本因地制宜的发展故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与制度创新。同时,聆听来自北京自贸区三大片区顶层设计者和亲历者的权威声音、来自区内企业的一线声音,搭建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间的信息桥梁,为北京自贸区的远航出谋划策。
2020年9月28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在经开区挂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0.36平方公里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7.83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式被纳入高端产业片区的范围内,商务服务、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将在这里落地、腾飞。
自贸区建设规划万众瞩目:高端产业到底指什么,身跨两省的大兴组团又有哪些特殊使命,企业又将获得哪些政策红利……种种疑问在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下,变得一目了然。
比如面对一个全新的开始,高端产业片区的高端产业具体是什么,可能仍是市场的疑问。在亦庄组团眼里,“421”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介绍,按照北京市《总体方案》的要求,亦庄组团实施方案在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做优两大服务业、聚焦数字经济等九个方面,形成了146项试点任务和379条创新政策。
“亦庄组团将构建421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孔磊说。其中,“4”是聚焦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建设高精尖产业主阵地。“2”指的是做优高端服务业及科技文化融合产业。“1”则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数字标杆城市先行区。
亦庄组团之外,高端产业片区的另一成员——大兴组团则肩负着不同的使命。2019年的9月,大兴机场9.97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划入河北自贸区。如今,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兴组团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河北与北京自贸区政策互通。
大兴机场临空区管委会自贸办副主任张志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大兴机场临空区管委会自贸办工作人员沈旭华也介绍,在大兴组团的制度制定中,会把河北自贸区大兴片区的政策纳入进来。“比如第一批81项制度创新清单和现在在推的第二批39项制度创新清单里的一些内容,以及综保区、会展区的相关政策也纳入进来。”沈旭华说。
对于两地的政策方案,沈旭华解释称,北京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已经有了,高端产业片区大兴组团实施方案也已经制定,正在履行报批程序,年前已经发布。“这个实施方案主要明确了一些任务,包括产业方面的支持。”同时,方案对于河北自贸区中没提到的政策也进行了新探索,比如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审批方面,争取政策创新和突破。“因为产业落地承载空间是很大的一个瓶颈,所以将把这一块放在重点。此外还有投资贸易便利化的举措,同时在积极开展生物医药、离岸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沈旭华介绍。
政策不是空谈,最终的着力点还是企业。政策之于企业,就像水之于土壤,要真正灌溉到企业深层,才能支持企业茁壮成长。而自贸区能够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政策红利,也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比如《大兴组团实施方案》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总体要求、功能布局、主要任务和措施、保障措施。其中,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九大方面共134条措施,是实施方案的核心。
沈旭华指出,自贸区的产业促进政策一般主要还是一些奖励资金、住房补贴等。但最核心的优势主要是制度创新,比如,在对外开放上,原来不能做的事现在允许做了。以大兴组团为例,像生命健康或者医药方面原先有一些试剂进口不能做,之后可以做些突破。此外,对一些原来做起来比较麻烦的或者审批流程很长的,做一些流程的简化。比如在金融方面,有一些试点可以从自贸区铺开,本外币一体化、外债一次性登记、跨境人民币和外汇业务的便利化举措、资本项目的便利化举措等,基本都会在自贸区先试点,再逐步在全国推广。
而亦庄组团也已梳理出了具体方案。据孔磊介绍,经开区历来都重视产业政策对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相关产业政策已初步梳理形成超过100项。 “经开区每年拿出超过100亿元专项资金,通过引导基金、贷款贴息、房租补贴、奖励扶持、基金到期保值退出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孔磊说。
据悉,经开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模式,“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大厅功能,提供外籍人才出入境、居住、住宿、工作签证等便利服务。并在放宽高科技领域外国人才年龄等限制、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等方面进行政策探索”。孔磊说。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经开区将加快推动以生产制造和创新研发为特色的亦庄综保区建设,探索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等。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常蕾 吕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