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汽车制造商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似乎依旧无解。2月刚到,本田就有一家主力工厂直面停工的窘境,当芯片短缺成了汽车行业的“致命”因素时,车企减产也成了仅剩的选择。日本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预计芯片荒将导致日本车企减产约50万辆,占到全球减产总量的1/3。
日本多家车企“栽”在了芯片短缺上。近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本田2月上旬位于日本国内的一家主力工厂将停工5天,马自达在全球的多家工厂下个月也将减产。此外,丰田、日产和斯巴鲁近期也都出现了减产的情况。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家日本车企受芯片短缺影响减少了汽车产量。
在这之前,日本车企已经试图应对这种危机。比如丰田就曾提到,其被迫于1月12日令中国广州一家工厂暂时停产,并会让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工厂减产。日产和本田都表示正在“调整”产量以应对芯片短缺。
但就目前的进展看,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更重要的是,日本车企正在遭遇一些雪上加霜的事情,比如芯片本就供不应求的同时,又遭遇了芯片厂商的“趁火打劫”。据央视新闻,车载芯片厂商已经开始上调产品价格,其中瑞萨电子已经涨价,东芝也将提高产品价格。这说明日本车企相对于芯片零部件企业并不处于有利地位,难以在议价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全球车企的重视。上个月,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就曾提到,由于芯片短缺和汽车需求疲软,他们将从1月18日至2月19日暂时关闭位于德国萨尔路易的工厂。据了解,这家工厂生产福特在欧洲最受欢迎的车型福克斯,雇用了约5000名员工。而在这之前,福特已经被迫关闭了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家生产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的工厂。
目前芯片已经成为车企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数据显示,芯片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包括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和导航控制系统。平均每辆车装有50-150个芯片。但多重因素的冲击之下,汽车芯片意外成了众矢之的。据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估计,在去年销量预计下降15%之后,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将增长9%,但芯片短缺正令复苏面临风险。
对于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主要还是芯片供给不足,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冲击影响,去年底尤其是欧洲芯片制造商又受到疫情的二次冲击,停产相对比较多,带来芯片的供给不足。另外疫情导致芯片需求大幅增长,贸易摩擦之下,又有很多企业大量囤货,导致整个汽车行业增产能力相对不足,连锁反应之下,出现了这些问题。
长期的经验带动之下,车载芯片供应商已与汽车生产商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供求平衡关系,但疫情的突袭却打破了这种平衡。一方面芯片制造商被迫停产,汽车供应链的中断也导致汽车产能大幅降低。但因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意外畅销,于是芯片制造商选择转投电子消费品芯片市场,汽车市场回暖之时,便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缺芯的局面。
崔东树也提到,车载芯片与电子消费品的芯片,在工艺和原材料方面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谁抢夺得猛一些。汽车行业的反应周期相对慢一些,不如电子消费品一样消费那么快。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