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重回正轨
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与6%以外
市政协主席吉林:争取更多政策由点及面 带动北京对外开放
淡季不淡 前两月我国外贸迎来“开门红”
下一篇4 2021年03月0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毅: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重回正轨

 

  北京商报讯 (记者 杨月涵)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合作共赢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3月7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在外界关注的中美关系上,王毅也透露了关键的走向: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美之间有分歧有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在王毅看来,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而不是相互攻击、零和博弈。更重要的是,无论从两国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合作,都应当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

  “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单就放在我们面前,包括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等,我们愿本着开放态度与美方探讨和深化合作。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解除迄今对中美合作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更不要再人为制造出新的障碍。”王毅称。

  中国农历除夕当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王毅表示,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全面落实这次重要通话的成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而在中欧关系上,过去一年成果颇丰。2020年是中欧双方建交45周年,双方不仅签署而且生效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同时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王毅强调,中欧关系的历程充分证明,中欧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中欧两大文明可以对话交流,我们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独立自主开展合作,就能办成很多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期间,有外籍记者问及“中方是否对美欧关系走近感到担心、中方是否想要分离美欧的关系”,对此王毅回应说,中方认为,中欧代表着多极世界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双方关系是平等、开放的,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所以不存在中方希望分化美国同欧洲关系的问题。同时中方乐见欧盟不断增强战略自主,秉持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大国协调合作。

  “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在发布会上,王毅如此说道。而在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同时,关于疫苗,外界也产生了中国搞“疫苗外交”的质疑,对此,王毅回应称,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应当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率先承诺疫苗研发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选择哪一种疫苗由各国自主决定,无论中国、外国,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们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所有具有能力的国家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王毅如此说道。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0多个国家开发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中国17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6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得到各国广泛认可。下一步,中方愿意同各国探讨疫苗接种的互认问题。

  此外,王毅也提到,中国已加入世卫组织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且明确要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急需。中国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中国也愿意同国际奥委会合作,向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提供疫苗,希望中国疫苗为全球抗疫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