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不断大手笔“撒钱”。最近,经过美国两党的拉锯战,1.2万亿美元的“大基建”法案终于有了新进展。但这只是第一步,美国政府最终能不能顺利筹到资金开展计划,以及能否如愿拉动美国经济,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7月28日晚间,美国参议院通过67票对32票的投票结果,对总统拜登提出的“大基建”法案再次达成一致。其中,17名共和党人和50名民主党人投出了赞成票。
整体来看,该法案计划在八年内共投入1.2万亿美元,其中有5590亿美元属于新增支出,预计有5790亿美元将用于道路、电力公用事业和互联网宽带方面的新项目的投资。
虽然程序性投票获得通过,但该法案的细节尚未最终敲定。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目前的折衷方案包括投入1100亿美元进行道路、桥梁建设,390亿美元用于公共交通,650亿美元用于建设农村地区的宽带互联网等。
未来几天内,从已通过投票表决的法案变为最终的法律,还有好几步路要走。该法案需要在参议院全体成员的最后投票中获得批准,然后在民主党领导的众议院获得通过,才能由拜登最终颁布成为法律。参议院民主党希望,在本月或下月初就通过该基建法案。
无论如何,能达成初步一致,对于美国两党而言,实属不易,毕竟,这一计划在拜登上台之初就提出了。此后,围绕着规模和资金来源,双方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直到6月25日,拜登政府表示,为了达成协议,民主党在税收方面做出了让步,比如不会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的国民加税,以及不会支持上调汽油税,也不会增加对电动汽车用户的收费。
即便如此,当时两党的分歧仍然不小,争论焦点在于如何为基建法案中的新增支出买单。最初的方案提出了十多种融资计划,包括协助国税局加强执法、追查企业漏税问题等方案。但共和党人反对协助国税局加强执法的计划,拒绝赋予国税局更大权力,也不愿该机构获得更多拨款。随后,两党议员确认,由于共和党强烈反对,对国税局的支持计划已经从基建法案中去除。之后该采取何种方式为基建法案筹款,两党需要继续谈判。
这一分歧也导致了后续启动辩论的失败。北京时间7月23日,在美国参议院就该法案是否可以启动辩论的投票中,共有49票赞成,51票反对,未能达到启动辩论所需的60票支持。
一波三折后,眼下,基建法案的立法流程终于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尽管这一次只是通过了程序性投票,离最终获得通过且立法还有不少障碍,但这样的表决结果意义重大。这标志着美国国会在大规模基建投入立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至于如何为新法案筹款的问题,两党也逐渐达成一致,将对富人和公司增税,以获得资金。与此同时,资金来源也包括未使用的新冠援助资金、各州返还的失业保险基金、燃料销售和拍卖所得。除此之外,7月29日,据专门研究数字货币的新闻网站CoinDesk报道,该基建法案还将从加密货币投资者那里筹集280亿美元。
隆众资讯首席战略执行官闫建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销售燃料,尤其是对外出口燃料,美国确实可以筹得部分基建资金。他表示,美国一直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其出口的轻质原油质量较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为美国带来可观的收入。与此同时,如果美国适当提高国内油价,也可增加政府收入。
不过,闫建涛同时也强调,美国政府要注意提高油价的额度。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对汽油价格较为敏感。闫建涛认为,3.5美元每加仑是美国汽油价格的警报线,如果超过这个价格,美国民众很可能会感到不满。北京商报记者查阅美国汽油价格发现,最新数据显示,该数值已经达到了3.51美元每加仑。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油价。
目前看来,“大基建”法案已成为白宫的重中之重。拜登政府预计在未来十年共计注入4万亿美元的投资,重塑美国经济。然而,这项基建法案能多大程度上提振美国经济,还存在许多未知。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研究人员的数据,为新项目投入的5790亿美元基础设施支出将使美国国内产出增加0.1%,到2050年将使美国债务减少0.9%。由此可见,这项基建法案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可能不如预期。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生 陈旭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