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火了,原因是预测宁德时代40年后的业绩,即便是估值模型再正确,这样的预测也难说严谨,本栏认为,券商的研究报告对投资者的影响很大,不能只是一味地博眼球,还应该更加注重实效。
40年前可有人预测到出现一家叫宁德时代的公司?40年前,可有人知道手机是什么东西?40年前,电脑、手机普通老百姓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预测40年后宁德时代的业绩,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
本栏和大多数投资者一样,丝毫不怀疑宁德时代短期的业绩发展空间,对储能行业也十分看好,但在理性的前提之下,看好也应该有严谨的时效性,比如一两年,最多三五年,并不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发展不被看好,而是谁也无法预测,即便预测了也无实际意义。
如果结合当前的行业发展和公司的估值模型能够估算出未来1-5年内的公司业绩,也只是为当前的投资或者未来一两年的投资做个参考,时间再长则无实际意义,其中的变数太多。
在本栏看来,券商研究员预测40年后的事情,确实缺乏审慎的态度。小学生可以幻想未来的世界,科学家可以预测未来的科技发展,但是作为券商研究员,研究报告不是为了给国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而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买卖股票的参考和协助。在本栏看来,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到三年之后已经是极致,五年时间都显得太长。
为什么有些研究员被市场推崇为金牌研究员?不是因为他们预测的时间更长,而是因为他们对短期内的业绩预测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比如有券商研究员预测出某家上市公司明年的业绩增速会超过1000%,那么,如果投资者按照他的投资建议买入,明年业绩若真的兑现,就能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有数据显示,美国股市从1990年后每隔五年的市值领袖更替,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保持常青树,说明股市和上市公司是很难预测的,短期内的波动或许还可以通过技术指标加以分析,但长达五年乃至40年后的事情,真的谁也说不好,券商研究员的研究报告还是应该多一些理性。
当然,券商研究员在研究报告中的业绩预测可能最终在40年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券商的研究报告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中短期的参考意义,比如未来1-5年,即便是长线持股的投资者,也不会考虑持有的一只股票在40年后会有怎样的发展。
在本栏看来,券商研究报告在撰写的过程中,还是要多一份理性和实际。研究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各大研究员的专业能力和研判能力,比拼的应该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预测结论,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年内的业绩增速可能会是多少,或者未来一两年公司的业绩会爆发式增长还是遭遇瓶颈,这样能给投资者带来更为实际的参考意义,而过于超前的业绩预测更像是在博眼球,实际参考意义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