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进一步指明了副中心发展的方向。根据《意见》,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有序承接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加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在12月1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承接疏解
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
集中建设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丛亮表示,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前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从今年起,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已启动分期分批向新区疏解。
而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另外一翼,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错位承接功能疏解。目前,副中心城市框架已经有序拉开,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正式迁入,第一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2万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同时,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积极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城市副中心集聚,张家湾设计小镇累计注册企业195家。
如何进一步有序承接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意见》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在支持政策方面,研究制定了中心城区存量疏解的综合政策,允许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相关疏解单位新建或购买办公场所;符合条件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
具体来看,副中心将探索土地管理利用制度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创新低效、闲置国有土地利用政策。优化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广用地预申请制度,加大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改进优化建设用地审批流程。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提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合理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为了解决住的问题,加大共有产权住房供应,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迁入职工置业需要等。
宜居宜业
每年千亿以上投资规模
“作为疏解承接来说,我们就是要打造好副中心的宜居宜业的环境。现在通州区有184万人,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到副中心来,实现中央提出的承接中心城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标。副中心作为重要承载地,《意见》的实施将会让这一翼打造得更加有力,发挥的作用更大。”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谈道。
宜居意味着优秀的生态环境,副中心正着力建设“蓝绿交织、水城相融”之都,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目前,副中心万亩森林公园有8个,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森林覆盖率33%,目标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6.5%。同时,大运河流经通州,未来将实现京冀60公里通航。
不仅是绿色森林,绿色能源和绿色建造也是副中心发展的重点。在绿色能源方面,副中心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行动,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如在行政办公区,冬天采暖使用地源热泵,没有使用煤和天然气,夏天空调也是地源热泵,用的是电,今后我们更多引入绿电、风能发电,在绿色能源上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绿色建筑方面,副中心今后所有的建筑都要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崔述强谈道。
宜业则意味着更优良的营商环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如加紧布局数字新基建,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实施。这意味着副中心科技创新将比照中关村,中关村有什么政策,副中心就落实相关政策。
同时,聚焦提升金融商务服务功能,副中心将打造京津冀金融创新、高端商务发展高地,鼓励熟悉国际法律准则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城市副中心布局,同时鼓励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在城市副中心落户发展,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等。
“‘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每年将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聚焦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四个主导功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以运河商务区为重要载体,推动‘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抓住环球主题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两大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商务融合发展。”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李文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北京商报记者从运河商务区了解到,商务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截至2021年10月底,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14739家,注册资本金3861亿元。随着一批高端优质企业的落地,园区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税收状况实现了从楼宇销售占主导向总部、金融产业为主的转变,税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更趋合理。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