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坠机救援现场发现部分飞机及遗体残骸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
让谣言止于法治与信息公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03月24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在火炬和汽车燃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氢能还将应用于更多领域。根据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将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万亿产值的新兴产业蓄势待发,资本市场也应势大涨。截至3月23日收盘,恒光股份、雪人股份、粤水电等10余股涨停;恒光股份、昇辉科技更是收获“20cm”涨停板,雄韬股份、欧陆通、全柴动力等涨幅也在5%以上。

  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

  《规划》要求,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据有关市场机构统计,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不过,它们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构成,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占比近八成,氯碱、焦炉煤气、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占比约两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

  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早在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就已经建设了一批风光制氢项目,就是这一项目为冬奥会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提供了绿色低碳氢能。

  “从量上讲,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是可以满足燃料电池车辆使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如果基于化石能源制氢,存在能量利用效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高等问题,屡遭质疑。虽然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生产-储运-利用全链条上也存在能源转化效率问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不断扩大,效率问题可转化为成本问题。”

  在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虽然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下一步将鼓励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相信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不断提升。

  布局多元化示范应用

  近年来全国多地已经掀起了氢能产业发展的热潮,不过,各地氢能产业规划大多把发展方向落在了氢能交通方面,而其他领域进展缓慢。

  为此,《规划》提出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坚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路径。例如在储能领域,发挥氢能长周期、大容量储能优势,探索培育“风光水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角度、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目前都还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氢从哪儿来。汽车只是氢能利用的一部分,未来还有工业等多领域,这就需要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到非常大的比例。当这个比例足够大以后,西部的风电光伏通过特高压运到东部来用,氢能就可以把这些不稳定的清洁能源变成可储存、可运输的能源。

  氢能在各领域示范应用正不断加快。北京商报记者从大兴区获悉,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北区5.4万平方米已于3月22日全面建成投运。园区围绕燃料电池、氢的制储运加和建筑能源三个产业链,累计对接项目超过300个。

  “揭榜挂帅”开展技术攻关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2020-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2035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巨大的产业前景吸引着相关企业竞相角逐。例如龙蟠科技官微在3月23日发布消息称,龙蟠氢能源目前致力于研发的燃料电池催化剂、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催化剂、IV型储氢瓶等关键材料,正是国家氢能产业规划中要求加快推进的关键核心领域。

  不过,氢能产业链长、技术难度大,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以及氢安全科学机理、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欧阳明高建议,尽快建立氢能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打造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

  为此,《规划》提出,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持续加强全产业链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有效支撑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需要。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吕银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