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5月2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的问候。她来到海淀区、东城区实地考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五道口购物中心、海淀街道友谊社区、东方新天地商业区,了解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社区封控、风险人员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等情况,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快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她强调,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流调、转运、隔离速度,刻不容缓、以快制快,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北京疫情总体可控但仍有零星散发病例,防控工作还丝毫不能松懈。孙春兰强调,要加强工作统筹和区域协同,将工作力量和防疫资源向疫情重点地区倾斜,刻不容缓加快聚集性疫情处置。高校、商超等驻区单位要压实“四方责任”,严格闭环管理,查补防控短板漏洞,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高质量组织好核酸筛查,重点地区要开展“敲门行动”,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尽早发现阳性感染者、阻断传播链。流调排查要更细致深入,加强三公(工)协同,排查每条传播链上的所有风险点位和人员,第一时间管控到位。“三区”划分要更加科学合理,从防控整体需要出发,确保风险人群全部处在管控范围内。封控管控区各项防控措施要严格落实,避免封而不控、管而不严,同时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需求。实行居家办公的区域要从严管控人员流动,避免扎堆聚集。加强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师生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困难。据新华社
· 相关新闻 ·
全国疫情波及范围进一步缩小
5月23日下午3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会上介绍,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近一周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至1200例以下,波及范围进一步缩小。建设永久性方舱医院是否是疫情严重的信号?大成本建设15分钟“采样圈”是否必要?针对这些社会热点关切问题,发布会集中做出回应。
北京局部地区仍有传播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我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27天下降,但又有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雷正龙在发布会上介绍,近一周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至1200例以下,波及范围进一步缩小。北京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交织,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仍有感染传播风险。
当前,上海疫情继续整体向好,新增报告感染人数持续下降,已连续8天每天新增低于1000例,但是防反弹压力仍然较大,个别点位和社区风险仍有波动,疫情防控成果仍需进一步巩固。
此外,四川广安邻水疫情处于波动下降期,疫情传播风险较前期有所降低。天津、吉林近期有聚集性疫情发生,需加快检测和风险点位排查。河南、安徽、江西、辽宁等地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形势趋于平稳。
建方舱不是疫情严重的信号
“建设方舱医院绝不是疫情严重的信号,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应对过程中做到以快制快、有备无患。”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再加上感染者病情总体比较轻,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感染者的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因此第一时间尽早将感染者进行收治,是切断传播途径和防止进一步感染传播的关键手段。
郭燕红说,为最大限度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统筹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与正常医疗的关系,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常规准备或改造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确保一旦有疫情发生,能够在24小时内转化为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同时,还要建立分类收治和按梯度收治病人的机制,把轻型、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将有风险因素的患者、普通型和重症收治到定点医院。患者经过治疗后,核酸检测CT值大于等于35时,可以出院进行健康监测。这样会大大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资源效率和周转,避免形成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既保证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又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保障。
郭燕红介绍,建造方舱医院是依托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做好布局改造,包括水电、厕所、淋浴,特别是通风和通道等,同时还要储备病床单元、医用物资、防护物资,并准备好相应的医务力量。此外,也要安装铺设好医疗信息系统。
方舱医院不仅仅是应对新冠肺炎,在应对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设施在平时依然可以发挥原有作用,一旦需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转换成方舱医院使用。
针对公众关注的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的意义,郭燕红强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准备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一方面可以最短时间内迅速地扩充救治床位,减少对于正常医疗资源的占用,而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做到“床等人”,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另一方面,也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既保证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又保障了我们老百姓的正常医疗服务。
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在之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曾多次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开展核酸定期检测,重点行业和人群加大检测频次,提高早发现能力。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的需求来决定,绝对不能一刀切。”郭燕红在此次发布会上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建立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主要还是要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的城市,具体的检测频次也是由当地根据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来因时因势确定。
据郭燕红介绍,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指导各地降低核酸检测的成本和价格。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文
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