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市召开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一审。《条例》(草案)提出,北京城市更新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五大类、12项更新内容。其中,以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为主的产业类城市更新是第二大类内容。相关专家认为,老旧厂房的改造升级,将为北京“五子”联动提供新活力,在改造中也要注意优化主题规划和空间设置。
老旧厂房更新后的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肩负着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建设等重要使命。《条例》(草案)中,北京城市更新的第二大类便是以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为主的产业类城市更新。
针对老旧厂房的更新改造,《条例》(草案)指出,在符合街区功能定位的前提下,鼓励将老旧厂房用于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高精尖产业、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在符合规范要求、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可以经依法批准后合理利用的厂房空间进行加层改造。
北京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城市之一,拥有很多老旧厂房。这些老厂房改造后形成的产业生态以及对周边区域环境、商业服务配套提升,已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海淀区,有由城乡接合部大片工厂改造而成的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在朝阳区,有由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改造而成的798艺术区;在石景山区,有首钢改造而成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例,上世纪50年代,东升毛纺织厂、电焊机厂、印刷厂、锅炉厂等一大批工厂在这里发展壮大,后逐步发展成小营工业园区。
“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随着传统工业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2009年对该区域进行了重新定位,建设成了符合中关村核心区发展需要的新型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东升博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现已入驻及培育高精尖企业共计370余家,从业人员22.6万余人。2021年,东升科技园区产值为304亿元,税收27亿元。”
老旧厂房作为城市的工业印记或历史遗存,是新时期文化艺术、科技创新、休闲消费等新经济行为的重要空间载体。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的老旧厂房改造都面临着城市发展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和新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促进城市中的老旧厂房转型再利用,种种现实问题成了亟待破解的难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条例》(草案)能进一步引导、推动老厂房焕发新活力,为北京以“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老旧厂房该如何改造?在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看来,确定园区主题后,需要引进相应的核心资源、项目、人才,从而形成园区经济发展引擎。“打造好良好的园区生态后,再配以相关扶持政策,自然能更好地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团队入驻。”赖阳进一步表示,“改造后的园区不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赶上时代的脚步,为企业提供更人性、更便利的服务,留住人才、留住项目。”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