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的海上城市”撬动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已隐隐可见。8月8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开工建造。据了解,这艘国产大型邮轮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负责建造,吨位与长度超过了目前所有航母。大型邮轮的制造具备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产业拉动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中国正逐步打通自己“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吨位与长度均超越所有航母
大型邮轮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全力推进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是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中国船舶工业在“摘取皇冠上最耀眼明珠”的征程上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而第二艘大型邮轮如今也正式开工建造。据中国水运网发布信息,为了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2020)破舱稳性要求,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相较第一艘(H1508)船延长了17.4米,船体总长达341米,型宽37.2米,总吨位约14.2万,设计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大航速22.7海里/小时,乘客舱室2144间,较首制船增加19间。
据悉,这艘邮轮的吨位与长度均超过所有航母。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为美国“福特”号,其全长332.8米,吨位约为10万。
同时,为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排放规范,H1509新增2个脱硫塔和SCR系统,是一艘绿色环保型邮轮。船上同样配置了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以满足乘客一切生活和娱乐需求。
与首制邮轮相比,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周期压缩了整整6个月。得益于首制邮轮广泛合作和自主创新所形成的技术知识积淀,各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目前邮轮详细设计已完成约40%,生产设计模型平衡和结构生产设计发图工作全面启动。
预计涉及近万家供应商
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国际化程度高,乘数效应达1:14,属万亿级产业。
“对于中国船舶行业,邮轮市场是一个庞大未开垦的市场,具备非常好的商业价值。”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邮轮上要配备比较全面的生活设施,这对船舶工业配套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兼顾运行稳定性和船舶上的生活和娱乐等多个功能。但我国邮轮旅游业尚在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广阔的市场有待开发,而国产邮轮制造业的崛起,有利于我国在这个领域保持自主能力”。
在当前全球造船业深度调整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要由世界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邮轮更是战略必争领域。
一方面,大型邮轮建设将促进中国与世界多样化的经济联系。如本次开工建造H1509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已跨行业、跨地区寻源吸纳超过500家全球供应商,而在邮轮特有的内装领域,也与来自美国、意大利的54家服务商建立了合作;与全球领先的工程类软件研发企业和供应商海克斯康PPM联合开发了“三维一体化”设计软件,并在全船成功应用,成为全球首创。
另一方面,大型邮轮的建设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撬动力。当一艘大型邮轮造价超过10亿美元,配套供应链涉及100多家战略供应商、8000多家专业供应商,涵盖近120类成套设备、约2500万个零部件,其复杂程度是大飞机的10倍、高铁的50倍,单艘邮轮建造吸收劳动力超过1000万工时。而2018年全球邮轮船队规模433艘,邮轮乘客数2850万人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10万个,经济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
“邮轮工程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研发,还需要大量企业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甚至是跨领域多部门集成的团队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将撬动复杂的产业链,从而激发产业链上的经济活力。”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
在过去十余年中,我国邮轮旅游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水运报》2017年发布数据,十年间邮轮乘客从最初的不足1万人次猛增至2016年的212万人次,年均增速超过40%,此后,我国便以212万邮轮游客规模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2018年中国邮轮乘客数更是达到了489万人次。
但邮轮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邮轮产业的市场渗透率却不足0.1%。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一数据也意味着邮轮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此方面,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曾发布《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预计到2035年邮轮旅客年运输量将达到1400万人次。而据中国水运网报道,届时,将拉动包含新建100艘豪华邮轮在内的万亿元规模的投资,我国每年邮轮产业经济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150万个,邮轮产业有望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重要产业集群。
从船舶大国迈入船舶强国
今天,两艘大型邮轮同时在外高桥造船建造,将进一步助力中国船舶工业登上新高地,实现从大到强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同时也将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但我国邮轮产业自2006年才在市场起步,当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邮轮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邮轮旅游产品设计、航线布局基本上由少数公司主导;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供应链建设等主要引进国际技术、标准和管理。
要打破这种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非常之举。盘和林建议,可以倡导“一带一路”邮轮旅游合作。“‘一带一路’中有些国家对邮轮旅游产业比较有兴趣,中国的邮轮产业也可以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商业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政治互信,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塑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盘和林介绍,邮轮经济是以邮轮为主要载体,休闲、观光、游玩等为具体内容,围绕船舶制造、港口服务、后勤保障、交通运输、游览观光、餐饮购物和银行保险等行业形成的产业链条,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是贸易转型升级尤其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可以与当前“一带一路”以货物贸易为主形成重要互补。
“邮轮本土化研制是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核心。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金、工业体系、市场等综合优势,推动国外公司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我国输出技术、管理,共同做大全球邮轮产业‘蛋糕’,实现互惠共赢。”王鹏表示。
此外,在供应链建设方面,宋清辉认为,推动邮轮供应链生产中心由发达国家高成本国家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转移,可以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经济的邮轮产业国际分工,有利于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大幅降低我国邮轮建造成本,提升我国市场竞争力。“‘一带一路’对于我国邮轮建设具有巨大的带动性,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势在必行。”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冉黎黎 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