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建 万亿级产业蓄势
长三角距离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多远
别对共享单车涨价暴跳如雷
3上一篇 2022年08月0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对共享单车涨价暴跳如雷

陶凤
 

  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便利送到城市居民脚下,但如今这一脚越来越贵了。

  近日,不少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宣布涨价,理由几乎一致指向了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在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

  站在消费端,自然无法与企业共情。成本压力下看似情理之中的涨价,让不少消费者觉得有些不讲人情。

  习惯了优惠和补贴,共享单车是不是贵有贵的道理,已经不重要了。相比“价格刺客”,没有人不留恋温柔乡。

  自古英雄出风口,那种商业逻辑还没讲通,先烧起来的原始逻辑,渐渐走到了十字路口,甚至到了死胡同。

  短短数年,几度风雨。共享单车是个有故事的“同学”,经历过大风大浪,也目睹了你来我往。

  共享单车最火爆的时候,两大巨头摩拜和ofo小黄车瓜分市场。不过后来,ofo小黄车倒下,摩拜也卖身给美团,两者都留下一地鸡毛。

  倒在春天里的ofo,成了名副其实的前车之鉴。ofo偶尔还会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但大众记忆里只剩下退不了的押金了。

  流量获客,不计成本,共享单车是细分业态里的一面镜子。互联网巨头进入,开启烧钱推广模式,一种应用或者一种服务才能真正进入普通大众视野。

  单车是随处可见的影子。中国的不少公司,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未上市的初创公司,经常试图超越对手,为追求市场主导和产业领导地位,牺牲短期利润以获得用户流量。

  成也烧钱,败也烧钱,已经败退的前车打不起消耗战,更意味着单车经济这块蛋糕,即便是拥有较大体量的互联网巨头,也无法仅凭砸下巨资而奠定胜局。

  以无止境的低价策略甚至补贴倒找占领市场并挤掉其他竞争者的打法也过时了。一再的亏损,大幅裁员、管理层剧变、资金链紧张,往往是危险的前兆。背后的经营之困,始终是绕不开的牵绊。

  复工后的共享单车曾迎来了短暂的“第二春”,疫情发生的当下,共享单车成为人们必要的出行依赖。

  而随着共享单车对于线下红利的发掘已趋于稳定,资本的扶持力量弱化,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无论背靠大树,还是独自乘风,这道题早晚要答。

  不断上涨的价格会在无形中改变消费者的习惯,一定程度透支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但价格不涨,下一个春天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to be or not,这是个问题。”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