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接着彩云之南,一头连接着占芭花香,横跨亚热带和热带,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在巍峨的山峦之间穿梭,“车马很慢”彻底成为了过去式——以往昆明运往老挝万象的货物,公路运输需要3天以上,“海铁联运”甚至需要10天以上。去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后,货运列车全程最快仅需30小时。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条不停穿梭、跨越山河的中老铁路,也成了中国开放合作的最佳见证。
疫情之下,供应链风险重重,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面前,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紧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改革不停,开放不止,是以为进。
【牵线】 互利共赢的“黄金桥”
2022年1月1日,世界贸易领域的主角属于一份协议。当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当天凌晨,北京海关关税处的工作人员便已经开始忙着为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了。
据了解,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三方面看,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RCEP生效后,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在“退群”、调查的叫嚣声中,RCEP的落定更珍贵。2020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曾评价称,RCEP的签署,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这样评价:全球疫情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特别严重的情况下,RCEP15个国家居然能够在这样一种最困难的时刻,逆势而动,签署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中国一贯的态度,RCEP如此,中老铁路亦如此。如今“基建狂魔”凭借纵横优势跑出了加速度。今年7月30日,由山西晋中市中鼎物流园开往老挝首都万象的47610次列车正式驶出,山西省中老铁路(太原-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列车装载的陶瓷餐具、钙镁磷肥等货物在7天内穿越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区到达老挝首都万象。
“诗与远方”的风景还在更长的铁路沿线上演着。中国制造与世界商品在中欧班列上往来西东:“沧石欧”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发出,驶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闽都号”从福州江阴港站驶出,开往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新线路的开通,让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陆路新通道不断延伸着。
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万余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引擎声轰鸣之间,借由一节节列车架起了国与国之间互利共赢的“黄金桥”。
【选择】 “松手”还是“拉手”
一条条“黄金桥”的落地,同样见证了中国的开放之路。2001年,多哈会议上的一声槌音,被称为“中国的入世之音”,自此,掀开了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崭新一页。WTO的数据显示,“入世”20年来,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不到2倍,中国货物出口则增长了7倍多,货物进口增长了近6倍。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从简单开放到制度创新,开放的纵深和内涵不断递进着。2013年以来,中国分批次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新态势。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我国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放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从蓝图变成了实景。”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我国一共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进出口占全国17.3%,吸收外资占全国18.5%。
“没有中国,世贸组织就无法称之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曾表示,中国“入世”具有历史意义,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刻”。
但世界贸易无法永远一马平川,在地缘政治和疫情干扰之下,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对此,中国入世谈判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入世”的红利,可以说已经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世贸组织另辟蹊径。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市场开放没有止境。
开放没有止境,但方向需要调整。2018年4月10日,世界被一场演讲“刷屏”,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并用“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发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最强音。而这时,距离改革春风的吹拂已经过去了40年,距离“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过去五年。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的回答。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球供应链遭遇冲击之际,中国对下一阶段发展路线图的再定位足以激起千层浪。曾有人这样评价,之所以推出“双循环发展格局”理念,就是要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在危机时刻能够独立、自主。
时间给了我们答案。从“入世”汲取红利的中国正同相关各方,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今年6月,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期举办,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13家境外跨国公司报名线下参会,共签订99个重点外资项目,总投资156亿美元、合同外资53.1亿美元;7月,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收官,6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2800多个知名品牌参展及600多个全球新品首发首秀;2022年服贸会、第五届进博会即将在8月31日和11月拉开序幕,一系列国际盛会,彰显着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信号。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2021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全面、最进步、最创新、最开放的经济贸易规则,因此也被业内专家认为,这是第二次“入世”。一个多月后,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将有助于中国在新发展格局下与各成员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松手”还是“拉手”,中国的答案一目了然。
【共赢】 越开放,越有竞争力
真正的开放,不止在简单的货物交易。1999年,德意志银行中国在岸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来到中国求学,毕业后进入在华外资银行工作。20多年的工作历程里,他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工作上也开始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中国金融开放步伐之快,超乎预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发展令人兴奋”,回忆里,方中睿感慨不断。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国金融业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
彻底取消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领域外资股比限制一系列政策落地,落实了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承诺,一系列首家外商控股或独资机构的落地,让国际金融机构更加深度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越开放的领域,越有竞争力。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任肖远企曾分享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在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有近150家银行上榜;保险业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
金钱永不眠。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总结,外资企业之所以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方面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前景,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看好中国产供链网络。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持续为外资提供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一组数据足以印证,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证券21554亿美元,较2012年末增长3倍。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比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成为第三大篮子货币,权重从10.92%提升至12.28%。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也是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之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如是说道。
纵使逆全球化的声音不时侵扰,中国大开放的格局亦不曾动摇。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汪文斌在面对媒体提问时回答,“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决心也不会变”。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