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辆,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正式突破千万大关。“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刚刚喜提新车的王先生成为这千万分之一。
翻倍的产销量、高涨的渗透率,新能源车产业这张傲人的成绩单背后,是全球减碳下的大势所趋。需求高涨的同时,怨声也不少,从上游的电池整车,到下游的充电桩,不成熟的技术和服务困扰着全社会。
只有供给侧环环相扣、持续升级,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实现全产业链的蝶变。新能源汽车是如此,其他产业也不例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七个年头,面对疫情过后的经济重振,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仍在路上。
【显效】 从产业升级到百姓消费
2000年,国家科技部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予以立项,并明确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三年后,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问世。
那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开端,此后的发展一路高歌。2006年,比亚迪的F3e电动车研发成功。2009年1月,“十城千辆”计划发布,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到了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已达220.9万辆,与同期相比增加110.6万辆,增长超1倍,创下历史新高。
成绩背后不是没有过痛点。每到冬天,关于“电动爹”的讨论在新能源车主之间甚嚣尘上,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充电换电,都让车主们头疼不已。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靠供给端的技术完善来弥补。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7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57.5万台,同比增长65.7%,紧跟新能源车销量增速。
近年来,受益于动力电池技术进步,辅以补贴政策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提升。2014年大部分车型续航里程在100-200km,占比高达83.7%。2020年大部分车的续航里程在400-600km,其中400km以上续航里程的占比为60%。在车企(如蔚来、广汽、上汽等)最新公布的车型中,预计未来1-2年会推出1000km续航的车型。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接近传统燃油车,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如今,在绿色低碳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市场宠儿。7月拿到指标后,王先生曾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购入新能源汽车,“一方面,电动车是未来的大趋势,国家鼓励也支持;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也算为‘双碳’做了积极贡献”。
汽车只是众多产业的一个缩影。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近20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绿色农业;从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三个文化带,到创造出10亿元规模的网络电影;从国贸、王府井、三里屯丰富的商圈体验,到智慧养老、社区养老的不断出新,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处不在。
【增效】 从做好“减法”到做对“加法”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至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走进第七个年头。
七年间,国内进入了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的过程。围绕着“三去一降一补”,产业内外加法减法同步展开。
通过有效的减法,诸多产业实现了优化与升级。以钢铁产业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8年,总计压减粗钢产能接近1.5亿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效和进展,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三五”去产能的目标任务。
减法做对了,效率就提上来了。得益于产能的合理压降,钢铁产业一扫往日的低迷,迎来了供需平衡下的价格回升。数据显示,2018年,三级螺纹钢价格基本稳定在4000元/吨附近,较2015年最低点,涨幅达142%。
不止产业层面,具体到企业,减法对于提高效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央企为例,仅2020年9月至2021年上半年,就有51家中央企业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而自国资委推动央企“压减”工作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成本402亿元,减少管理费用337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超三成。
减法是第一步,意味着供给侧能否集中优势资源,而加法则是下一步,决定了资源能否最大程度发光发热。
2016年,一个合并事件改变了的国内钢铁业的格局。当年9月,宝武重组方案通过,核心内容是:宝钢将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吸收合并武钢,武钢整体并入宝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由此诞生。之后2019年9月,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2020年8月,中国宝武与太钢实施联合重组;2020年10月,中国宝武托管中钢集团;2020年12月,中国宝武成为重庆钢铁实际控制人。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10141亿元。
资本层面的“加法”给了中国宝武更多的研发底气。截至目前,中国宝武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国家重大工程等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制造,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材料难题。在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中国宝武不断创新迭代。
事实上,在过去七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中,还有无数个“中国宝武”。“两化”联合重组、保利重组中丝、普天并入电科……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蹄疾步稳,先后完成了一批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组项目,共涉及6组12家中央企业。
数据印证了“加法”的重要性。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曾这样表示,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目的不是“做大”,而是为了“做强”“做优”,而专业化整合是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对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效】 从迫在眉睫到顺势而为
“三期叠加”“四降一升”,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用这8个字总结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前者是指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麻烦事叠加在一起了,自然就比较烦。而后者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8字挑战压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已是必须为之。
“3060”双碳目标已经公布,明确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则通过技术提升和产能扩张,不断扩大在车产业链中的优势。就在去年,宁德时代欲募资450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技术研发。根据SNE数据,2021年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有6家,合计市占率达47.1%。
如果说技术的升级迭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那么机制的更新完善则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不只是消费品,在当前的换挡期,社会生活的各类供给都急需变革发展思路。2月24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前,我们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
“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经过统计,我们希望全年能够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新筹集公租房10万套,棚户区改造120万套。同时,我们还将加快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对于未来的住房供给,王蒙徽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
比起迫在眉睫的奋力一搏,未雨绸缪的因势利导往往更能凸显制度的优越性、降低改变所需的风险和成本。
当脱贫攻坚战取得圆满胜利,乡村振兴还在路上。乘风科技,农业供给侧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的潍坊寿光,数字技术与农村加速融合,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焕然一新:远程智能化监控系统指导种植、无人驾驶农机自动浇水、机器人来回穿梭完成分拣。而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威海文登,民俗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闲置土地、房屋摇身一变,成了“漫画村”“舞蹈村”等特色村落。
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乡村振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总结道,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和作业模式正在改变,农业正朝着生态化、高效化、智慧化快速发展。
在养老层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在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进程中,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正式诞生,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得以补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支柱;在文化层面,《“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新鲜出炉,明确提出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若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风向调整战略部署,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有可能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所抛下。只有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调整利益格局、优化体制机制,才能突破阻碍,实现当前以及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