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春拍圆满收官之后,中国嘉德“818网拍嘉年华”于8月24日落下帷幕,不管是人气还是成交数据都不乏亮点。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当下,数字转型、国际化布局迸发出可见的潜能,并成为中国嘉德在新市场形势下稳健前行的制胜法门。
>>> 网拍 引领行业新风向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出行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拍卖面临瓶颈之时,运营模式和理念似乎都急需一场从内到外的变革。
2022内地春拍从征集开始就遇到疫情的干扰,直到预展拍卖时,客户到场率不及往常的20%,可谓艰难。中国嘉德顶住压力如约举槌,最终交出总成交额14.71亿元、成交率82.27%的答卷,为行业释放出“市场在”“能拍好”的良性信号。与此同时,被视作市场“风向标”的中国嘉德,在深耕传统线下拍卖之余,全面开启线上E-BIDDING、同步拍、即刻拍、直播拍卖等多种网络拍卖形式,拍卖的风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嘉德E-BIDDING网络拍卖会已经推出40期,从最初的“临时替代”功能成为重要的交易形式,甚至开始在成交比例中占据重要份额。对此,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深有感触。她提到,“我们一直在思考传统艺术品拍卖的未来 ,发力网拍也是出于应对变化的考量。E-BIDDING这一概念最初提出的时候,还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做传统线下艺术品拍卖的人已经习惯了春秋大拍的节奏,月拍比四季拍卖的频率还高。令人欣慰的是,嘉德团队适应力很强,一旦决定了就会全力以赴。2020年5月的第17期E-BIDDING网络拍卖会后,总成交再创新高,达到3373.64万元,平均成交率94%。业务部门越来越有干劲。经过一年的摸索,积累了网拍的经验,我们不满足平铺直叙每月一期的网拍,就组织了声势更浩大的‘818网拍嘉年华’ ,首场成交额超过7000万元”。
E-BIDDING、同步拍、即刻拍,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每一个拍卖场景、每一种拍卖模式,都需要大量的后台数据来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年嘉德春拍再度增加网络直播拍卖,融入了视频互动形式,很好解决了买家因疫情原因不能到现场的问题,而且可以让买家真切地感受到现场热烈的竞拍氛围。
“近几年嘉德全年拍卖成交率基本都维持在80%以上,今年春拍之后,成交率还在提升,我觉得网络的助力作用比较明显。这几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从网络拍卖看到一片‘蔚蓝色的海洋’,尤其在新客引入方面是很成功的,突破了年龄界限、行业圈层和时间、地域限制,网上注册新用户一年超过30%。素未谋面的客人,来自五湖四海 ”,胡妍妍说道。
>>> 转型 已是大势所趋
疫情的出现,如同一把双刃剑,危机也是机会, 加速了传统行业迈入数字化,这种变化深刻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其实,早在2017年中国嘉德已经开启了坚实而艰难的“数字化”之路。当时要破除的阻力,除了传统理念和工作习惯的不适应,更多来自于投入与产出的权衡。
“我们当时面临一个抉择,要不要在数字化方面大踏步前进?当时各行各业都在做数字化,拍卖这样小众且传统的行业,是否要跟上时代的快车?要数字化就要持续的投入、大量的投入,俗称‘烧钱’。恰巧这时疫情来了,线上交易的需求被激发出来,数字化更加迫切, 我们下定决心要往前走。嘉德迅速将技术团队扩展至四五十人,研发自己的电子拍卖平台。 经过两年的努力,嘉德线上交易已经非常顺畅了,中国嘉德App下载量也在不断上升”,胡妍妍说道。
数字化的进程,常与流量数据等交织在一起。在艺术品电商崛起的前几年,不少互联网平台曾依托海量流量,试图推动艺术品交易实现放量增长,最终大都折戟沉沙。
然而,这种大流量的诱惑,似乎又深深吸引着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胡妍妍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们必须承认艺术品拍卖是一个小行业,从收益率来看,可能不输500强企业,但艺术品拍卖行业是有边界的,因为珍贵的文物艺术品都是不可再生或是限量版,保持品质就意味着耐得住‘寂寞’,不能盲目‘放量’,‘放量’的结果必然是品质下沉。”
嘉德做出选择,就是做精。“我相信通过嘉德网上平台,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客人,新的藏家会源源不断地进来。如果被流量所裹挟,拍品数量没有控制,可能就会陷入到品质不断下沉的恶性循环之中,专业服务也难以保障。我们选择回归初心,坚持做一个有品位和质量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胡妍妍说。
>>> 破圈 打通新的获客渠道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藏家群体的更迭与审美趣味的变迁,正在不断倒逼拍企调整和优化拍品结构。这一变化逐渐在市场显现出来,拍品内容更加多元化,潮流艺术等新兴板块大放异彩。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理念的转换,市场对网络拍卖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成交增量之外,网络拍卖似乎更多承担了破圈或者发掘新客户群体的功能,甚至是在传统拍卖资源之外的再发掘。
“我们之前并不知道线上能获得什么样的客人,因为传统拍卖中的主力藏家年龄基本是50-60岁,我们不能确定,大部分客户是否能适应从线下转到线上的变化, 但事实证明大部分客户的线上操作能力出乎意料的强,对‘简捷、方便、随时’的线上交易形式接受程度很高”。胡妍妍表示。
这一点,很快在市场反馈中得到验证,网络拍卖中涌现出各式各样从未接触过的客人。在胡妍妍看来,“线上大客户挺多的,特别是互联网大佬,他们对于网上操作流程太熟悉了,不受时空的局限,随时随地可以参与竞拍。地域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全国所有的省份都有我们的线上客户,远在西藏的客人也在通过网络来参与竞拍”。
对于数字化的前景,胡妍妍表示充满期待,“数字化的深入运用,大数据技术必然可以助力我们的拍卖,从征集、鉴定、传播、展示到拍卖,全过程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对话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
下个十年,加速国际化进程
Q:数字化转型之外,中国嘉德在香港市场布局多年,如何看待走过的十年?
A:数字化是在既有业务之外的一种延展或者助力,未来还会在网络方向持续加大力度。国际化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战略举措。今年是嘉德香港十周年,“走出去”的这十年,我们在香港努力尝试以专业服务和学术研究带动拍卖,为香港的收藏家做展览、出版收藏作品集、 做专题拍卖 ,赢得了海外藏家的一致好评,跟海外藏家的交流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还会继续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服务,呈现更多优秀的拍品。
Q:这十年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遗憾是什么?
A:我们原本有一个小的愿景,就是内地是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希望到了香港可能更国际化一点,比如融入一些东南亚艺术、西方艺术等,但这块一直进展比较缓慢,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没有新设团队主理中国文物艺术品之外的新业务板块。 经过十年的磨合和发展,下一阶段就要做这件事情。多元化的团队可以做多元化的业务。在疫情环境下,瓷器、书画市场都受到了影响,但苏富比、佳士得在西方艺术板块做了很好的补充,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还有持续增长的态势。真正的国际化在此时显现腾挪回旋的余地,业务板块多元化所带来的稳定性, 值得我们学习。
Q:其实,国际化是一种双向流动,内地市场同样需要在拍品结构上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嘉德近年推出的印象派大师等市场表现不俗,如何看待内地拍企的国际化前景?
A: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坚持中国当代艺术或者当代经典以及中国20世纪艺术。应该说这样的布局大有可为,中国美术史上熠熠闪光的作品一定是艺术品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在西方艺术方面, 我们尝试了一些重要的西方艺术大师的力作,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比如基弗《新月沃土》2760万元成交,里希特七联作《柱列》以8050万元成交,莫奈《睡莲池与玫瑰》拍出1.541亿元。
艺术品是动产,如果没有流动性,就没有生命力。 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大博物馆都是收藏全球艺术谱系, 相应的拍卖行在寻找拍品时,目光也是全球范围的,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国内的藏家收藏经验愈加老道,收藏体系不断完善和扩大, 必然产生多元化的购藏需求,如果中国的拍卖行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自然而然,藏家资源就会流失。对拍卖企业来说,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如果国内拍卖行能够走向国际,不但可以在竞争和交流中迅速成长,找到更广阔的市场,接触到更丰富多彩的艺术,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将中国灿烂的文化传播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