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2022年服贸会期间“世界地理标志品牌分销服务大会”上的农产品集体迎来了高光时刻。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围绕各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发展、分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对充分利用地理标志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地理标志
据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原农业部启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农产品地标登记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据了解,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先后认定发布四批308个地区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181个特优区登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约占总数的60%,登记数量204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指出,要推动实现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地理标志保护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地理标志产品体现着特定地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标志文化。事实上,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地理标志发展相对较晚,但这也表示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带活地方产业
去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即形成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品牌。地理标志已经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张志成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9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27件。他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提高地理标志法治化水平、完善地理标志管理体系、丰富地理标志文化内涵、强化对外合作。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华荣指出,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对做强特色产业、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可以保护产地环境,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打造特色产品
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第二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及持续深化第一批改革试点地方的通知》。据通知要求,经研究,确定在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8个地方开展第二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在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和云南省等7个地方延续开展第二批改革试点,在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贵州省和陕西省等5个地方开展持续深化第一批改革试点。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东起表示,北京市持续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深化管理体系、夯实制度基础,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保护效能,将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为构建新时代首都经济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北京商报记者 翟枫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