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2022年09月07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菜

 

  “懒人经济、宅家经济”等词汇近年热度愈发高涨,预制菜更是被推上了消费新风口。预制菜赛道从不缺选手,既有餐饮大佬所创的贾国龙功夫菜,还有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亦有旺顺阁、海底捞、眉州东坡等多家餐饮品牌入局,赛道好生热闹。

  在消费端,预制菜也时常成为消费者探讨的话题。微博数据显示,#预制菜的未来在哪里#阅读量为3867.7万,#95后偷懒式下厨带火预制菜#阅读量达843.9万,#超九成连锁餐饮企业入局预制菜市场#阅读量为369.5万,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足以说明该赛道的热度与话题性。

  预制菜赛道虽热,但由于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同质化、认可度、口味还原度、规范化等痛点也逐渐凸显,行业亟待完善。为此,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标准,例如今年4月,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在南京出炉;5月,广东成立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7项团体标准;同月,山东发布全国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

  除去此类地方性的预制菜团体标准之外,今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等也相继发布了《预制菜》《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质量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不仅如此,彼时还成立了中国饭店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均在不断规范预制菜赛道。

  尽管今年多项标准相继出炉,但预制菜的有关规定仍需进一步加强。今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的今年上半年投诉热点指出,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团购、预制菜等新业态研究,强化从业人员资质、进货渠道管理、标签标注等规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专家观点 品牌营销专家李兴敏:

  疫情对堂食的影响加上外卖的迅速发展,使得餐饮门店提供了更多就餐途径的选择,例如预制菜,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致。预制菜是菜品标准化和供应链能力提升的双重结果,通过快速出菜解决了外卖型餐饮门店的核心诉求。不过,便利性并不会赋能餐饮品牌过多,餐饮品牌自身的品质与口碑才是其发展的关键。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