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揽储大战“偃旗息鼓”
保险中介如何撬动实体经济
下一篇4 2022年09月3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季末揽储大战“偃旗息鼓”

 

  季末,按照惯例,又到了银行“加码”揽储的时间节点。不过,随着今年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让银行传统的季末高息揽储大战“偃旗息鼓”。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银行网点时注意到,国庆长假前夕,多家大中型银行并未推出拼利率、送礼品等特色揽储活动,更有多位客户经理直言,“存款利率未来还有下行空间,目前不太推荐”。不过,与大中型银行表现迥异的是,地方中小银行仍面临负债压力,并加大同业存单发行力度以求“解渴”。

  大中型银行线下揽储“静悄悄”

  9月末,本该是各家银行“开足马力”揽储的时节,但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以往热热闹闹的揽储活动不再,客户经理推荐产品意愿不强烈、利率不吸睛已成为当前银行线下揽储的真实写照。

  在一家国有大行支行网点门口,有不少前来办理个人业务的市民,但鲜有咨询存款产品的储户。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咨询后,该行一位客户经理坦言,“去年初我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25%,2020年初是3.85%,现在利率为3%,未来一定还会再下降”。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网点,北京商报记者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该行客户经理坦言,“存款利率刚降下来,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估计年底或明年初还会下调,2019年的时候我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能达到4.125%,客户抢着买,现在利率这么低都不太好意思推荐了,季末也没有推出存款推销活动”。

  今年以来,存款利率已经历了多次下调,4月下旬,六大国有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首次下调了一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9月15日,六大国有行再次发布公告表示调降存款利率,相较于调整前,定期存款均降低了10-15个基点,调整之后,六大国有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2.6%。

  不过从走访情况来看,对比挂牌利率而言,线下存款利率依旧存在上浮的情况。对此,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解释称,“2.6%是基准利率,我行实际执行时可以进行上浮,上浮之后都是按照3%这一标准进行”。

  相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存款实际执行利率稍高一些,但也并不吸睛,在走访过程中,客户经理的推荐意愿普遍不足。在表达了想要用一笔闲置资金用来进行存款时,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我们现在一般不建议年轻客户购买存款产品,目前我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5%,贷款、存款利率都处于下行通道,后续还有下降的空间,如果一定要买,也是建议客户买长期产品,不买短期产品”。

  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大额存单利率也已经降至3%左右,且大多数处于售罄状态。“我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1%,不过目前已无额度。”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说道。

  根据一位股份制银行大堂经理提供的产品列表,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已售罄,3个月、6个月、1年、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8%、2%、2.2%、2.7%,20万元起存,每周一、周四释放额度。

  对银行揽储动力不足的原因,普益标准研究员王高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存款利率的下调,会降低储户存款的意愿;另外,疫情之下经济需要复苏,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基调不变,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续作等操作也为银行体系释放了流动性,这是银行揽储热情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LPR的下调,银行存款利率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能够明显缓解银行的息差压力。

  地方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解渴”

  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淡定”,地方银行则加大了同业存单发行力度。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统计发现,7月、8月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总规模分别为1.46万亿元、1.53万亿元,9月以来,同业存单发行持续升温,截至9月29日,本月已发行同业存单1962只,发行规模超过1.7万亿元,这一数据不仅高于7月、8月发行规模,也高于去年同期1.32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从发行主体来看,地方性中小银行依旧是发行“主力军”。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统计发现,9月至今,城商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6726.5亿元,排名首位,股份制银行紧随其后,发行规模为5707.6亿元,国有大行发行规模超3330亿元,农商行排名末尾,为1345.7亿元,还有一些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发行规模相对较小。

  同业存单收益率被看作是反映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程度的一面镜子,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9月29日),同业存单收益率相较两周前有所上升。其中,对应国有大行的AAA+曲线,一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盘收益率为1.9925%,较9月中旬的1.9353%有所上升;对应股份制银行的AAA曲线,一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盘收益率为1.9977%,而9月中旬这一数值为1.9405%。

  正如王高鹏所言,在当前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增加同业存单的发行,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未来,MLF可能会缩量操作,银行通过增加发行同业存单代替MLF,起到降低负债成本的效果。因此,对部分银行来讲,增加同业存单的发行可以部分缓解负债端的压力,在存贷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增强,会增加同业负债业务。

  流动性方面,季末已至,央行再度加大公开市场操作。9月2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2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已是央行连续多个工作日操作千亿元级别逆回购。9月28日,央行还曾开展7天期1330亿元和14天期67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980亿元。

  有观点认为,近期央行为熨平跨季流动性波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同业存单利率是否会出现下行要看整个市场流动性环境变化。

  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同业存单是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阶段性缓解负债压力,同业存单要受考核及流动性因素影响,发行规模不仅取决于银行资金状况,还取决于监管环境。

  应丰富资本补充渠道和方式

  当前,揽储动力不足是市场普遍的感受。回顾几年前,每到季末考核的时间节点,再叠加中秋、国庆假期,银行通常都会在线下推出名目繁多的存款活动吸引储户的目光,上调存款产品利率、推出积分换礼等各种活动成为常态。

  而在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在此之后,存款产品利率便进入下行通道。

  “现在揽储越来越不好做了,之前行内补贴后的存款产品收益率能达到4.5%,客户也都非常认可,现在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再补贴也无济于事,所以银行对推出揽储活动也没有特别大的行动力了。”一位城商行相关人士感慨道。

  而对中小银行来说,虽然增加同业存单发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部分负债端压力,但同业存单最高期限通常是一年,而贷款往往是一年甚至更长期限,所以如果银行盲目扩大同业存单资金规模,也会导致负债与资产端发生结构性的失衡,因此同业存单只是银行补充负债的一种来源,并不能作为主要融资渠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银行主要盈利仍来自于息差,而国内银行集中度高,同质化竞争明显。因此,面临负债端压力的银行应当完善内部治理增强创新能力,围绕市场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同时,推动银行向轻资本转型,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拓宽融资渠道等。

  “今年权益类资产投资收益表现不佳,经济形势叠加疫情因素影响,使得部分金融消费者储蓄意愿上升,银行揽储压力随之减轻,但如果未来经济恢复增长,资本市场活跃,理财产品收益企稳,老百姓的投资消费意愿升温,存款意愿便会下降。”刘银平认为银行揽储仍需未雨绸缪。刘银平进一步指出,从长期来看,揽储一直是银行的重要任务,银行间的揽储竞争压力也会居高不下。一方面,银行需要加强服务质量,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向精细化模式转变;另一方面,要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不依赖高息的揽储方式。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