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的整修,耗资9500万美元的英国伦敦标志性建筑大本钟,即将以崭新的面貌回归。
据《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大本钟将在当地时间11月13日正式回归,并于当天上午11时敲响,此后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11时停火。然而,纵使大本钟归来,英国也不再“迷人”,人们感受到的或许只有萧条——受俄乌冲突影响,过去几个月英国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引发物价普遍上涨,很多“foodbank”(食品银行)也因此“门庭若市”,甚至因供给赶不上民众需求,其救助和运营情况已不容乐观。
钟声再响
大本钟重约13吨,19世纪50年代建成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英国议会大厦钟楼“伊丽莎白塔”内的一座钟,按照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设计,安装在高95米的钟楼上。2012年,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钟楼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由于年久失修,2017年,英国政府宣布将斥资8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7亿元对大本钟进行维护修缮,修复内容包括清洁和粉刷钟面、修缮内部的铸铁钟以及翻新1000多个活动零部件。报道称,2017年当大本钟静音时,不少现场工作人员悲伤落泪。
2017年8月,这座伦敦标志性建筑进入5年维修期。经过修缮,不仅表盘从原来的黑色变为普鲁士蓝,大本钟内部还新增了电梯,以及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以最大程度方便游客参观游览。据了解,这是大本钟建成后的最大规模单次维修。
另据法新社报道,在正式回归前,大本钟还经历了一周的测试。大本钟需要专门的计时员对时间的基准测试,修缮后,大本钟通过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GPS进行校准。负责大本钟时间测试监督工作的伊恩·韦斯特沃斯表示,如果夜晚足够安静,24公里外都能听见大本钟的钟声,“这才是伦敦的声音”。60岁的伊恩·韦斯特沃斯感慨道。
不再迷人
英国著名旅行作家戴维曾经写道:“英国有许多迷人的城市、城镇、乡村和小部落,不过,只有当你来到规模巨大的首都后,才会真正感受到英国的魅力。不同的人对伦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绝不会是平庸的感觉。”
可今年冬天,纵使大本钟归来,英国也不再“迷人”,人们感受到的或许只有萧条。
受俄乌冲突影响,过去几个月,英国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引发物价普遍上涨。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1%,处于40年来的高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6%,涨幅为1980年4月以来最大。
经济前景持续恶化,物价不断飙升,令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英国生活已经超过30年的艾波在超市观察到,他经常能看到一些中产家庭,买完东西后,会再买几罐罐头、一些面包或是小点心,放在“食品银行”处表示爱心。
“‘食品银行’是为贫困人群免费提供食物的慈善机构。在英国,每个社区都有大大小小的‘食品银行’。”艾波说,“这个情况比之前有增加。”
“一场噩梦”
对于眼下糟糕的境遇,当地居民伊莱恩抱怨说:“没有暖气,没有食物,这真是一场噩梦。”
每个周四早晨,伊莱恩都会来到伦敦西南部厄尔斯菲尔德地区的一家“食品银行”寻求帮助。伊莱恩说,高涨的物价让她有限的退休金越来越不经花,甚至都难以填饱肚子。无奈之下,她每周都要辗转好几家“食品银行”寻求帮助。眼前这家让她格外期待,因为在这里可以吃上一顿久违的热早餐。
艾波也表示,目前英国的工薪阶层生活得非常艰难。他曾经听一位当地超市营业员介绍,在夫妻二人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工资也不足以支撑生活及养育子女,“每周发放的工资基本全部用于能源账单,汽油比之前贵了一倍”。
“我们遇到有人甚至两三天都没吃东西,之前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还有的家庭,今天晚上喂饱儿子,明天晚上喂饱女儿,因为他们没办法让每个人吃饱饭,我觉得我们应该感到羞耻。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城市,却有民众在苦苦挣扎。”“食品银行”管理者夏洛特·怀特表示。
波及中产
伴随经济“寒冬”,英国许多“食品银行”正面临人们需求不断增加、捐赠量下降的困境,“食品银行”的供给已赶不上民众的需求。
有媒体走访伦敦的一家“食品银行”得到相关证实。那里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求助者大幅增加,而捐赠物资却远远跟不上,“食品银行”的救助和运营情况不容乐观。
据英国最大的“食品银行”慈善机构“托拉斯信托基金”统计,2022年4月至9月,该机构共发放了130万份食品援助,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52%。
此外,上述时段新增求助者超过了32万人。有专家担忧,如果政府再不采取行动,英国可能会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贫困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苦苦挣扎的并非只有低收入群体。夏洛特向媒体证实,一些中产者也开始走进“食品银行”求助。越来越多的需求,越来越少的捐赠,也让这家“食品银行”倍感压力。
“食品银行”实在撑不下去了,或许可以选择停止运营,而对它们背后无数的英国家庭而言,在即将来临的寒冬又将何去何从?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