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快速传播,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上升明显,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两周前,“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重大政策发布,随后各地进入执行阶段。
应对和处置当前颇为棘手的疫情,成为检验地方二十条落地的大考场。相比疫情发展的初期,病毒经过多轮变异后,其传染性和致病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防疫的实践看,无论是基层工作人员,还是企业及个人,都长期经历与疫情作战的巨大压力,基层防疫承压,企业生产运营受阻,居民生活也时感不便。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整体目标。从政策出发点看,“二十条”优化措施在于缓解疫情处置的现实瓶颈,尤其是隔离资源紧张、流调压力大、基层流调人员不足等。
而在优化的同时,又要保证调整措施不增加“漏网”的风险,社会面筛查的病例数不会因此大规模增加,不给居民带来新的焦虑和恐慌,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充分保障。
如何以变应变,是精准防控的关键。“二十条”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优化,即各地视具体情况和疫情发展动态调整政策,不墨守成规,不一概而论,不犹豫不决。
疫情形势越是复杂,越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该管住的要坚决管住,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
现阶段,在不少地方,优化防疫依然是知易行难,缺乏一整套科学细致的配套措施。疫情形势分秒在变,过去不少“一刀切”的办法不仅成本高、代价大,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对全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压力。
连日来,全国每日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持续上升,单日新增感染者破2000例。疫情正在胶着的爬坡期,防疫政策优化面临严峻考验。越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越要谋变思变,不重走老路,不“随意”静默管理,不轻易停工停产、阻隔物流。
重压之下,防疫政策以变应变,让人们看到积极的变化,积极的效果,成为眼下全社会的期盼。依法防疫,政策对位,管理规范精益求精,居民教育循序渐进,重点人群照护有备而来。
让那些不科学、不精准、忽略常识,甚至没有人性的做法不断被“优化”,让那些科学、精准、有法可依、成本代价可控的措施不断被“发掘”,才是真正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冬天或许很长,春天也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