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优选北京臻选门店剩独子
北京商报大征订
下一篇4 2022年12月16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地优选北京臻选门店剩独子

  绿地臻选北京侨福芳草地店
 

  2018年高调开出北京首家绿地优选,如今却陆续关店,北京仅剩下一家绿地臻选。12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大兴和崇文门的绿地优选已悄然闭店,旗下在京仅剩一家门店在营。绿地集团曾重金打造绿地优选,将其作为住宅配套商业的设施。如今再看,绿地优选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面对超市领域的激烈竞争,小业态、会员制崛起,绿地优选依旧左右逢敌。

  在京仅余一家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实体零售股普涨时,绿地优选却遭当头一棒。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绿地优选在京只剩一家门店,即绿地臻选北京侨福芳草地店。根据侨福芳草地相关人员介绍,该门店为全国首家绿地臻选超市,涵盖来自世界各地的甄选商品,同时,该门店更有专门区域提供现做食品。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看到,绿地臻选北京侨福芳草地店店内货架摆满商品,工作人员不时查看货架销售情况。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位于崇文门商圈的G-Super绿地优选哈德门店也于今年关停,“哈德门店后来的经营不太好,就关了”。

  其实,绿地优选在北京的布局一直都较为高调,选中的地块也多为核心区。2020年,崇文门哈德门广场开业时,该项目地下二层引入了高端超市绿地优选,店员曾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超市售卖的商品以进口产品为主,且往往只会选择进驻中高端购物中心。

  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G-Super北京首店选在了大兴区绿地缤纷城,围绕G-Super的购物街区里,绿地还打造了北京首个国家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生活+”。2018年时,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消费者在G-Super里可以购买到来自各国的美食,包括牛羊肉、休闲零食、红酒等,G-Super销售的进口商品占比超过85%。

  曾经的盛况在京属于昙花一现,而绿地优选在京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目前,绿地优选的开业门店剩下8家,其中上海“大本营”地区剩5家门店,北京、重庆、济南各剩1家门店。上海消费者姜女士直言,绿地优选超市并不热门。

  值得关注的是,绿地优选也曾经历自己的高速发展期。2020年前,绿地优选在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重点一二线城市都做了加速布局。2018年一年,绿地优选新开24家超市。2019年新开18家超市,进入了广东市场,拓展了“卫星仓”、社区新业态G-express绿地智选等。按照绿地集团的财报数据,颠峰期,绿地优选超市全国累计开设近百家超市,布局版图扩张至全国23个城市。

  存在感弱化

  实际上,2021年时,绿地优选曾表示“不断前进的步伐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放缓”。现实中,绿地优选倒在了自己铺设的“高速路”上。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眼查上观察发现,成立于2017年的北京绿地优鲜超市优鲜公司已于2022年9月26日被注销。

  就绿地优选超市关店、未来布局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负责人表示,有专职人员负责回应相关事宜,会将采访内容转达到专职人员。但截至发稿,记者并未收到相关回应。

  不过,绿地集团2021年年报中提及“消费业务”时指出,加快提升商业运营能级。加强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优化商业资源配置,着力打造区域型的明星购物中心。加快轻资产管理输出,优化调整零售化布局。

  与此同时,关于零售、消费业务的发展,绿地集团在财报中提及的篇幅越来越小。绿地集团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依托进博商品资源优势,抢抓上海‘五五购物节’的市场机遇。持续提升贸易港平台能级,完成第五届进博会招展”。此外,绿地优选发展内容没有更多体现。

  绿地控股日前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绿地控股合并资产表中负债合计1.18万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合计1.06万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09.4亿元。在此背景下,如果集团的“输血”减少,绿地优选关店也是无奈的选择。

  左右逢敌

  此前,绿地优选每一次选址都被视为对所在区域消费能力的认可。如今,这位超市“顶流”也面临多方的竞争。绿地优选以进口商品见长,然而当跨境电商愈发普及,进口商品触手可及,绿地优选的优势也被弱化。

  对于来自于线上渠道的竞争“压迫感”,零售企业也尝试布局线上。相比之下,绿地优选的布局稍显迟缓。绿地臻选北京侨福芳草地店主要依靠京东到家、美团外卖等实现线上接单。这与连锁商超企业相比,在京仅剩一家门店的绿地优选难抵规模竞争压力。

  主打社区商业的小业态也成为企业布局的热点。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表示,小业态成为风口主要与消费趋势的转变有关。一线城市的消费变得碎片化,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购买行为,过去大家去大卖场一站式购齐的需求被大大减弱,因此花较长时间去大卖场采购的频次降低,而日常高频购物需求的满足则由电商与更贴近社区的小业态超市所取代。

  近两年来,离消费者更近、复购率更高的社区消费场景成为了零售企业布局的目标。无论平台或者品牌,对社区消费虎视眈眈,“家门口”的商业便利化也越来越“卷”,社区团购的追赶压力依旧还在。绿地优选也将面临客流被分走的境遇。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也指出,未来超市业态能够发展得好的应是布局在社区周边的小型超市,且商品应以生鲜产品为主。社区型生鲜超市要尝试与线上融合,增加到家业务。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文并摄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