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余上周二给家里买的血氧仪至今还没收到货。在国家发布最新新冠居家治疗指南后,血氧仪火了,大部分消费者希望借此监测家里老年人的血氧饱和度数值,进一步判断是否适合继续居家隔离。国内一家血氧仪厂家的销售老方(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两周前来咨询订单的情况明显增加,能给到的回复都是“供货一周后”。作为设备类产品,而非耗材类产品,一台血氧仪的使用年限较长,厂家平日不会备货太多。需求增长后,厂家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中间存在时间差,但组装不难。在老方看来,一机难求的情况很快能得到解决。
难买的血氧仪
一边催促客服,一边关注物流信息,小余点开购买链接发现,同一款血氧仪的价格一周内翻了一倍。上周,小余给家里下单了血氧仪,十天过去了还没收到货。“家里人年纪大了,怕新冠重症,想通过血氧仪监护一下,如果血氧饱和度掉到95%直接送医院。”小余说道。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指南提出,各地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指夹式血氧仪等储备,切实满足居家治疗人员用药和健康监测需求。连续几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写到,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3%即为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呼吸治疗。
看到上述消息的小范立即购买了血氧仪,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小范抱着有备无患的心理下了单,不过收到货也花了9天的时间。
老方前两周就感受到了这个市场的热度,前来咨询血氧仪产品的客户明显变多,需求旺盛的是指夹式血氧仪。由于手头没有现货,老方只能告诉客户交货期在一周以上。“血氧仪属于设备类产品,中间的芯片包括外部的一些东西,都是需要配套生产的,现在要货量大,供应链这块有一个时间差。”
据京东健康数据,近一周(12.14-12.20)血氧仪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长61倍。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各大平台发现,除个别型号显示缺货外,大部分血氧仪产品目前可下单购买。
曾是搭售产品
被捧红的血氧仪此前其实是一款搭售产品,作为一种监测手段,血氧仪搭配制氧机、呼吸机销售。量大等情况下,客户购买呼吸机等产品会被赠送血氧仪。
“比方说哮喘、肺气肿等一些有肺部疾病的患者,特别像老年人晚上喘气比较困难的情况,会配有家用的呼吸机产品。而新冠的一些症状也是氧气交换出现了问题,炎性分泌物或渗出物大量充斥在肺间质及肺泡里,阻断了新鲜空气进入肺泡与体内二氧化碳进行交换,导致机体缺氧,这个时候就需要补充氧气或者通过呼吸机去辅助肺部呼吸。血氧仪其实就是起一个监测血氧浓度的作用。”老方说道。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目前国内有康尚生物、乐普智能、康恒医疗、鱼跃医疗、佳思德科技、可孚医疗、康泰医学等超30家企业拿到了脉搏血氧仪产品批文。康泰医学日前公开表示,目前血氧仪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各大电商平台上,公司的血氧仪产品也出现了库存消化过快的情况,部分型号血氧仪尚可保持现货销售,部分型号已调整为临时预售模式。目前,公司正在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生产,通过调整生产线、加大员工招聘等方式扩大产能,以保证订单及时交付。
老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血氧仪作为设备类产品,厂家一般备货不会太多,如今需求增加,生产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库存可能有几千,但客户一上来说要一万个,厂家继续生产就需要备料。平日里工厂不会备上百万的料,这都是资金成本。”
最近向老方咨询订单的有一家养老机构,获悉价格上涨后,客户缩减了采购量,原计划每位老人配备一个血氧仪,变更为一个血氧仪同时测几位老人。“短时间的挤兑炒热了这个市场,加上原料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让单价有所上涨,有了原材料很快能生产出来,组装无非是增加人力的问题,用的时间不会太长。不同于抗原检测试剂等耗材类产品,1个人使用多份,血氧仪的使用年限为3-5年,市场很快就会冷静下来。”老方进一步说道。
无需恐慌囤货
鉴于血氧仪只具备监测功能,并不具备治疗功能,老方认为,大部分人无需恐慌囤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演讲时提到,在病人数量大幅增加的时候,难免产生医疗资源的挤兑,应该提升对老年人居家监测的能力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他提醒称,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己购买、或者居委会也可以给80岁以上的老年人派送简易的指脉氧仪,监测感染的高危人员是否有重症风险。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康泰医学方面称,公司生产工艺成熟,拥有从产品设计、模具注塑、软件烧录、组装生产、外包装印制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实现了产品原材料加工到组装的全程把控,具有血氧仪大批量生产能力。在过去两年,公司累计生产出超过2500万台/套脉搏血氧仪供应给全球客户。
乐普已为全球提供了累计上千万台的血氧仪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据宝莱特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家用血氧仪的生产主要是组装环节,因此增产主要是做几条生产线,产能扩起来很快。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今年2月香港疫情严重时,宝莱特增产35万台血氧仪支援香港,增产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