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转型目标下,民企绿色低碳发展程度如何?有哪些特点?近日,全国工商联首次出版发行的《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62.6%的民企入驻当地工业园区,高耗能行业的民企入园比例更高。为何高耗能民企入园积极性如此之高?对此专家分析称,工业园区能为高耗能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托管服务让企业省心省力,让企业能专注于生产经营业务。
有政策、有设施
《报告》显示,约九成民企对“两个正面清单”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认同度较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有62.6%的民企入驻当地工业园区,受益于环境治理托管服务模式,民企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其中,有色、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民企入园比例更高,分别为83.3%、78.4%、71.9%。
为何民企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民企更青睐入驻园区?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科创中国高丞乡创服务团团长孙文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工业园区拥有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建设投资完善,各类配套齐全,更有政策服务帮助到民企。有色、化工、钢铁等行业属于特殊工业行业,因其生产流程复杂、对环境影响显著,因此入驻工业园区比例较高。按照国家法律以及政策要求,专业的工业园区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多项政策和服务,以助力其绿色转型。
“工业园区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节能减排设备等,使得企业生产流程更加环保。同时,工业园区还会为这些企业提供专业的环保技术咨询和服务,提供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技术交流,帮助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环境影响。”孙文华说。
“托管服务”更省心
《报告》中还提到了环境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这是以小城镇或园区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委托具有专业能力的环境服务供应商提供水、气、土等多要素、多领域协同治理服务,服务付费与环境质量改善或污染减排量等挂钩。
例如,位于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就作为试点运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三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废气、垃圾各有去处。如市政污水厂的湿污泥在干化处理后,直接通过运输至热电公司与燃煤掺烧发电;工业尾气可以回收二氧化碳,经过深度加工,还可以产出精甲醇;污水处理方面,也有水务公司为工业企业提供定制化污水处理服务。
“工业园区污染物类型复杂、处理难度大,治污设施前期投资大,如果工业企业将污染治理交由专业的环境服务商建设、运营,可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还将减轻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管压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辛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高耗能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是生态治理的自觉,也是基于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工业园区提供的环境治理托管服务让企业省心省力,让企业能专注于生产经营业务,那就可以把业务做精做强。相比企业自己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托管服务还能节省成本费用。
减碳积极性攀高
重点地区民企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报告》显示,约30%的民营工业企业编制过“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相关实施方案,53.5%的高耗能行业的民企设立了专门负责节能降碳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应用减碳技术,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民营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的主动性更高。
调查还显示,近四成高耗能行业民企盈利能力和节能环保投入稳步提升,同比上升5%及以上,显现出民企在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积极实践。同时,民营工业企业基本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和风险管理制度,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有八成以上的民企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环境风险防控制度,为深化环境信息披露以及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危害夯实了基础。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民营工业企业节能降碳主动性高,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结合‘双碳’目标积极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愿望、环保意识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与监管部门的较高要求、较严监管以及推动此类企业入驻专业园区的政策力度较大有关。”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宋向清认为,京津冀地区企业主动节能降碳,体现了企业维护首都周围生态环境,让首都“天更蓝、水更绿”的社会担当,也体现了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认识到只有节能降碳,加大环境的保护,企业未来才能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地区企业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制度,节能降碳,既保护了首都的生态环境,也保证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能够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