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5月进出口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下同)增长4.7%,其中,5月增长0.5%,使我国进出口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也指向从3月以来增幅的逐步收窄。
有关分析认为,0.5%的增速背后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近期我国汽车出口大旺,尽管外贸增速暂时不高,但结构转型正在带来可喜的变化。
前5个月同比增长4.7%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增长8.1%;进口7.15万亿元,增长0.5%;贸易顺差2.47万亿元,扩大38%。
但从单月看来,今年5月,我国进出口3.45万亿元,增长0.5%。其中,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万亿元,增长2.3%;贸易顺差4523.3亿元,收窄9.7%。
0.5%的增速指向进出口在5月并未实现高增长。从前几个月来看,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进出口下降7%。2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呈现逐月向好态势。到了4月,我国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
由此看来,我国进出口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但从3月开始,进出口增幅似乎正在逐月收窄。对此,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仅看5月单月,通常情况下,5月并非一年中外贸较为低迷的时段,此次增速仅为0.5%,是因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部分节假日因素以及一些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等。”洪勇表示,“从整体上看,我国外贸保持良好恢复态势,因此不必过于担忧。”
另一方面,从连续几月的趋势上看,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则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没有必要将暂时的“0.5%”看得太重。“从3月开始,我国进出口增幅逐月收窄,我觉得十分正常,这与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美元不正常‘增值’有关,与欧美通货膨胀也相关联。”洪涛表示,“事实上,撇开‘0.5%’的增幅来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是可喜的。”
出口竞争力转向高技术产业
洪涛所述“结构可喜”指的是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学院副教授陈建伟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一方面,我国传统具有优势的出口产业正在加速向东南亚等资源要素成本相对更低的国家转移,相应的出口也转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开始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而这些产业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还需要时间,需求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因此在面临外部经济动荡的时候,出口容易受影响。
“当前,比较优势逐渐消失的一些产业,开始退出和外迁;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外贸市场的稳定性还没建立起来。”陈建伟指出,“因此短期看我国外贸出口仍然可能存在下行的趋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稳定复苏,外部市场需求稳定性增强,我国的出口形势最终会好转起来。”
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4月3日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全面进入疫后修复期。洪勇则认为,外贸与中国经济同步,均正处修复期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渡过难关。“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拓展新兴市场等。”洪勇表示,“接下来几个月,外贸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特点,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新能源汽车是出口新拉力
事实上,“结构转型”确已有了具体的实践。“原来的落后产能、简单的‘三来一补’贸易可能做不了了,但是我国贸易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出口量、制造量逐年增加,在贸易结构当中逐步突破,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证明我国外贸产业正在不断升级。”
如王鹏所说,我国汽车出口近期持续大旺,正持续形成外贸转型的拉动力。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9日报道,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而日本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同期汽车出口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近6%。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在此之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问鼎全球。“夺冠”之后,汽车出口的迅猛态势并未终止。从海关总署最新数据看,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57万亿元,其中,汽车2667.8亿元,增长124.1%。
“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海关总署数据看,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迅猛态势,说明中国汽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洪勇表示,“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国外贸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洪涛同样认为,我国在汽车产销与出口上的速度还将延续下去。“但是,中国还需不断地提高外贸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创新化水平,不断地增强我国出口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