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数字政务服务力
2023年09月0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数字政务服务力

 

  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数字政务建设如火如荼,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9月1日,由北京商报社、深蓝财经媒体智库主办的“如何打造数字政务的服务力和影响力沙龙”在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沙龙邀请“产学研媒政”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为数字政务建设更好地赋能经济发展提供真知灼见。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表示,伴随着新技术、新媒介的革新升级换代,正推动政务服务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数字政务水平也已成为新时代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今年,经济全面恢复,但疫情之后“80分效应”非常明显,社会心理、经济环境以及传播态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网络舆论正逐渐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深蓝财经媒体智库的活动平台,为在数字政务建设中扩大政府声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言献策。

  数字化是社会治理、公共政策重要发展趋势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报换

  “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政界、商界、学界等的共识。”让王报换感受最新的是,最近这些年,走进政府部门的办公室,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请用数据说话”;此外很多大型企业会议室、大厅、展示厅等,在进行会议分享、内容展示、企业宣传等时,也会围绕着“用数据说话”这一理念。

  王报换分析,从全球治理来看,数字化是社会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公共政策重要发展的趋势,之前叫作科学化。“其实,所有问题科学化的基础就是数据化。因此,可以说没有数据化、没有数字化,科学化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落地落实。”

  大数据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是学界、商界、政府,所有的领域都将开始量化的进程。王报换指出,“量化的进程就是数字化。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政府建设近年来提速明显。现在政府政务各方面趋势都是数字化。而数据化、数字化中的数字力就是使用数字数据来进行有条理的分析,从而决策、决断的能力,能够将所有决策迅速使用数字做出合理判断决断的能力就是数字力的能力”。

  对于政务新媒体,王报换则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务新媒体要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要为政府多解民生之忧,必须要强化精准思维,精准思维核心就是要善于用数据说话,善于用数据讲理”。

  做强数字政务就要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朝阳区工商联副主席、柏睿数据总裁 梁雪青

  “打造数字政务的数字力和影响力,要筑牢数据智能的底座,确保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确保数据智能分析能力,把握在自己手中。”梁雪青表示,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数据价值,通过及时有效的数据智能分析,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尽管数据本身并未附带价值,但是如何实现政务数据的价值,已经有了很多探索。”梁雪青表示,许多大数据应用模式并不是很有效,主要原因是未对需求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方法和目的不对路,预期和效果不匹配,“因此,关键要直击需求,提升应用能效,将数据分析结果和实际业务结合起来”。

  在谈到数据如何为数字政务进行服务时,梁雪青认为,这背后最关键的是用好AI和数据智能强有力的支撑,这包括数据存储和分析的能力。由此,就能实现全量数据智能采集分析和处理,对社情民意热点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实现智能跟踪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政府构建贯穿从底层业务数据编织、到城市大脑创新升级的智能数据算力底座。

  同时,梁雪青认为,中国需要有自己核心的根技术。在她看来,如果不把根技术做好,即使建设得再好,“也可能会一夜坍塌”,国际竞争会导致我们被“卡脖子”。

  因此,梁雪青呼吁,要打造强大的数字政务,基础之一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根技术,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安心,“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有情感的政务新媒体才能与公众更好地连接

  快手科技副总编辑 张鹏

  在几乎所有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短视频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如何能够把握这一机会,让政府内容传播获得更多关注?对此,张鹏指出,政务新媒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加入情感才能与公众更好地连接。

  202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积极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传导格局。据张鹏观察,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快手平台来看,截至去年底,快手大概有15000个政务号入驻和运营。今年上半年,快手用户月活量比去年的5.87亿人次提升近15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有更多用户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获取相应的信息。”张鹏指出。

  “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则值得深究。”张鹏进一步解读称,数据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国家基础建设不断地完善、用户习惯更迭,以及平台繁荣的内容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政务媒体号在不断地转变。

  张鹏指出,作为政务号,它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公众与它的连接。除了绝对权威的部门,其他的账号都必须加入情感,否则就会失去与公众的连接。同时张鹏还表示,政务号同样需要关注站内热点和合理的跟进。“追热点并不一定意味着热点低俗化或者娱乐化,只要紧扣各自的工作,展示正面的形象是可以很好地跟热点相结合的。”

  政府要通过数字化“从简政到精兵”

  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 施星辉

  政务数字化带来治理的巨大变革,其间也面临挑战。施星辉认为,当下政务数字化在发展水平不一、共享机制不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三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各地政务数字化发展水平不一方面,施星辉表示,北京、上海、浙江在政务数字化方面相对领先。尤其是北京,政府部门在政务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具有较强的意识,预计未来将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然而,各地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却仍存在差异。

  同时,施星辉指出,各地政府部门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这限制了一些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到位。

  施星辉也特别提到,政府数字化在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机制仍需加强。“政府要求某些流程既要提交纸质材料,又要提交线上材料,这是政务数字化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流程确实需要面对面办理,如何将必须面对面的环节与前面的环节真正一体化规划,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施星辉建议各地政府部门利用数字化手段,从简政到精兵,以实现政务数字化的内循环和外服务机制的真正落地,“要强化为企服务意识,真正做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

  “优化营商环境还处在进行时,正在路上。”施星辉建议,“各地政府部门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从简政到精兵’,反过来,‘精兵才能简政’。”

  政务新媒体在ESG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ESG促进中心主任 冯雅丽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政务新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冯雅丽看来,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的平台上,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得以加强。然而,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也给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ESG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政务新媒体而言,ESG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机遇。在政务新媒体领域引入ESG理念,意味着将新媒体的运营与发展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紧密结合,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冯雅丽举例说,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务新媒体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倡导绿色行动,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在社会责任方面,政务新媒体应当成为社会公正、公平、公开的倡导者;在治理方面,政务新媒体应当以公开透明为原则,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体系。

  “政务新媒体在ESG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是ESG的宣传者、倡导者,也是ESG的实践者和监督者。”冯雅丽表示,通过积极参与ESG事务,政务新媒体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当然,政务新媒体在ESG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冯雅丽直言,例如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因此,政务新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需不断探索创新的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应对ESG领域的挑战。”

  企业数字化是政务数据真实化的重要一环

  酣客酒业总裁助理 管维旌

  “数字化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维旌表示,这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企业的生产方式、社会的治理与管理方式。

  身处企业中的管维旌对政务新媒体有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在他看来,政务新媒体正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数字政府、政务数字化的职责。他表示,“政务新媒体是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政务新媒体在政府和企业、个体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链接作用。通过数字化运营和大数据的帮助,如今政务新媒体呈现出服务类型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数字政府对我们企业来说最受益的是办事越来越便捷,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化。”管维旌说,近年来,“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服务有温度”已经“肉眼”可见的变为现实。

  管维旌说,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企业查信息、查政策变得方便的同时,办事流程也实现了电子化,申请、受理、审批、归档等政务服务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我们能收到政府部门精准推送的相关政策、服务资讯。”

  同时,管维旌认为,在数字化政府建设的背景下,企业也应持续迭代更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程度,用更准确的数据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务数据的标准化、真实化、透明化,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赋能”。

  北京商报记者 张茜琦 卓洋/文 张笑嫣/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