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村落纪实——北大红门
健忘是岁月的温柔
餐桌上的幸福密码
北京的美
我当记者这七年
走近大唐
下一篇4 2020年11月1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亦城村落纪实——北大红门

张友才
 

  北大红门是南海子皇家苑囿的正门,距永定门约12里,乾隆皇帝写有“出城十里到红门”的诗句。

  北大红门辟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 也就是永乐皇帝始建南海子皇家苑囿的时候,是最早辟建的四座海子门之一,同时也是最晚拆毁(公元1955年)的一座海子门,期间经过明、清两代无数次的维修或重建,整整屹立了540年。

  北大红门是南海子最重要的苑门,是明、清两代帝王从紫禁城游幸南海子的必经之门。

  北大红门最早的图像被绘在《康熙南巡图》上,因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是从南海子北大红门始发的,所以北大红门被绘在了画卷的首卷上。这给后人留下了北大红门最早的图像资料。绘图角度虽为俯视侧面,但也能清楚地看出当时的北大红门是一高两低的三洞门,门楼上为蓝色,琉璃瓦顶,四角飞檐斗拱。门垛及双开大门均漆饰朱红,彰显气派威严。两座矮门门垛两侧各建有一段蓝琉璃瓦顶红墙,与土筑海子墙连接。另根据《北京土建学会会刊》刊载刘喜先生的文章中,也记载了拆毁前的北大红门的基本状况:大红门位置在凉水河南255米处。南北向,三门洞。中间门洞宽5.2米,两侧门洞宽4.7米。中门高约7.6米,旁门墙高约6米。墙上有箭垛和砖木结构的门楼。门楼高约3米,朱红门窗,圆柱。门楼上为黄色琉璃瓦顶,四角飞檐斗拱,有仙人、海马等脊兽。从文章描述中可以看出与《康熙南巡图》中所绘北大红门有一些鲜明差别,其中最大差别是由蓝色琉璃瓦顶改成了黄色。显然,这是经过乾隆时期改建后的北大红门。

  北大红门是南海子皇家苑囿最重要的大门,门内设有管理京城皇家园林别苑的官署机构“奉辰苑”和用于皇帝到南海子行围狩猎更换衣服的“更衣殿”。(“南苑官署房三层,共十有八间”。“更衣殿,乾隆三年建。”——《日下旧闻考》)

  此外,大红门内还建有“地藏庵”“龙神庙”等建筑。民国时期,奉辰苑官署房曾做过大兴县县衙。日寇占领时期,伪大兴县县衙才由奉辰苑官署房迁到南苑镇的营市街。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辰苑官署房还曾作为华北农业垦殖管理处(即后来的北京市农场管理局)的办公地,后来改为宿舍,又由宿舍改为民房。直到现在,部分老房还在。

  当时,北大红门可是风景如画的地方,有高大雄伟的大红门,有金碧辉煌的殿宇,还有高低起伏、逶迤延绵的海子墙。大红门五孔石桥(后改称永胜桥)横卧凉水河上。河北岸有当年清理凉水河堆筑起的“九龙山”, 山上建有一座俗称“小南顶”的碧霞元君庙。凉水河两岸蒲草丛丛,九龙山上苍松翠柏,确实是一条美丽独特的风景线。正像清代作家吴长元《宸垣识略》所记:“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年间疏浚凉水河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方二三丈不等。逶迤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挈榼敷席群饮。夏木阴阴,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也。”乾隆皇帝写有《射猎南苑即事诗》赞美北大红门景致:

  北红门里仲秋天,爽气游丝拂锦鞯。

  行过雁桥人似画,踏来芳甸草如烟。

  由于北大红门所处位置重要,又是清代内务府奉辰苑的行政管理机构,再加上派驻这里的章京、门禁等人员比其他九门都多,成为后来北大红门村形成的主要因素。据当地老人口传,最早来大红门村定居的满族人是特、白、方、连四姓。其中特氏为正黄旗,曾任北大红门统领章京,并负责南海子其他八门章京的防御联络,人称“特大老爷”。民国初,南海子开放后,北大红门成了入京的交通要道,使这里的人居陡然上升,很快即成为永定门外的较大村落。如今这里是南苑乡政府所在地,被誉为“天安门前第一乡”。

  北大红门早已于1955年8月被拆,现仅留下大红门的地名。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