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暖,人们终于有机会摆脱冬天臃肿的冬装,穿上修身亮丽的服饰。看着周围越来越鲜亮的春季服饰,感叹着装的多样变换,你是否有想过传统的服饰着装,为此我们带你一起探究服饰着装的老北京味儿。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服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服装变化更是多彩多姿。北京地区传统服饰的代表,其中之一当属清朝服饰。今天我们便带你领略一下清朝男士着装的讲究。
1644年清兵入关后,清朝统治者曾在全国实行了一系列极为严厉的政策,促使汉人满化,达到真正统治汉人的目的。剃发、文字狱就是闻名一时的政策之一,借助军事与政治的力量,满族的服饰风俗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绾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朝顺治年间,曾颁布了《服色肩舆条例》,正式废除了汉民族色彩的冠冕着装。清代服饰以满族八旗服饰为中心,要求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清初统治者以是否接受满族服饰作为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装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清代皇室、官员和百姓服饰的区分也非常明确。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穿着制作都非常有讲究。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根据等级高低,制作穿着也都有不同。
清代男子的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大襟、袖适中、摆开衩。皇室、百官和黎民百姓在袍服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摆开衩的数目上。按规定:皇室宗族的长袍前、后、左、右开四衩,官吏的长袍开两衩。开衩的长袍,袖口要装饰箭袖,形似马蹄,故名“马蹄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普通百姓穿的长袍下摆不得开衩,俗称“一裹圆”,袖口为散口状。
马褂是一种对襟、圆领、有开禊带扣襻儿的外罩衣,马褂多以绸缎织物为材料。马褂颜色有蓝、紫、灰、黄多种,以黄色为贵,俗称“黄马褂”。一般平民不准穿,皇帝、巡行随从大臣们可穿明黄色马褂。清代中晚期,赏穿黄马褂的勋臣相当多。
服饰的穿用时间和场合也有严格的讲究,如五品以上官员穿貂裘,必须于每年的冬至月(农历十一月)初一统一换穿,俗称“翻褂子”。每年农历三月百官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要由礼部奏请,皇帝降旨一律换戴。
北京商报记者 贺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