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加强结构调整,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与二季度相比,不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同时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市场解读这是为下一步维持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留空间。
关于宽松的想象向来不难理解。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在今年加速跑入货币宽松周期,贸易摩擦和谈判仍然带有不确定性,制造业承压企业信心尚待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徘徊,“房住不炒”下房地产领域的调控继续。给不给实体经济“打鸡血”,成了摆在央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综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抱有“宽松”的期待并不过分。但货币放水,也意味着那些高泡沫低效率的领域更容易获得货币支持,在经济增长、稳定通胀、汇率平衡、结构性去杠杆、防范系统性风险等多重目标的约束下,宽松刺激很有可能带来风险敞口的扩大。而最需要金融“输血”的中小企业,则面临越来越边缘化,反而要承受更高的融资成本。
松和不松,不是一次简单的“掰手腕”。央行确实面临两难,但这种两难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经济形势所迫几乎是全球央行都躲不开的大环境,但如何走好自己的路考验的就是“小动作”了。这些“小动作”代表了货币政策精细化和分层化,要让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可能获得更多的流动性支持,让投放的“鸡血”既有效刺激又降低副作用,而房地产等高杠杆行业则将继续受到调控。
重走老路不是没有作用,但风险和门槛早就今非昔比。这是为什么经济步入“新常态”,货币政策也要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考量对国民经济下行容忍度提升,也是对改革空间预期提升。即以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准则,适当政策配合。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而不是动辄出台带有副作用隐患的短期刺激来干扰经济、干扰市场。
不与降息的概念画等号,新推出的LPR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是让LPR报价由之前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变为挂钩以MLF利率为主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努力打破银行协同设定的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这是利率并轨的应有之意。
利率改革之外,金融领域的改革要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改革相辅相成。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既不可能靠央行“大水漫灌”,也不可能靠政府越俎代庖地大搞投资。而是通过破除行业壁垒,打破垄断,让民间资金得以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投资获利。同时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带来高水平的竞争,进一步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增长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