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明 民企“芯”院士
刘红姣 “90后”的职工“娘家人”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6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汉明 民企“芯”院士

 

  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经开区企业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汉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他是民营企业两名当选院士之一,也是经开区“成长”的第一位民企院士。11月25日,本报独家对话这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追梦者,感受“芯”历程。

  此次增选,民营企业共有两人入选。在吴汉明看来,以前很少有这样的先例,说明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是历史上最高的,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从民营企业家当选院士来看,在我国的创新体系上,民营企业的科研力量也开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引擎”之一。

  填补集成电路产业空白

  集成电路又称芯片,是工业生产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起步较晚,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处在追赶状态。

  时间倒回到2000年,在海外生活多年并打下牢固基础的半导体从业精英吴汉明,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一切回国打拼。扎根在了有“中国芯片制造业排头兵”之称的中芯国际,成了芯片研究领域名副其实的技术核心,与中芯国际研发团队一起在中国芯片研发道路上砥砺前行了十几年。

  “在中芯国际做了很多工艺技术研发的工作,发现有好多工艺做成了以后,设计公司进不来,尤其是中小芯片设计公司,还得去别的公司流片制造。掌握了制造技术,没有客户,原因之一就是IP设计服务的不足。”吴汉明说。

  为了使国内的设计跟制造能够衔接起来,从中芯国际岗位上退休下来的吴汉明,跟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脚步,果断开启了全新的创业征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设计技术服务公司——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创智”),通过整合国内外芯片设计IP、芯片制造和封测等集成电路产业链资源,努力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完整的IP设计技术服务。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高端,IP设计其本身的产值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具有极大的附加值和特有产业生态支撑作用,同时与我国产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自主的芯片设计IP仍然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芯创智来做这个环节,有风险,但它毕竟是一个空白,争取把它做起来。”吴汉明说,公司成立时,包括经开区在内的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帮助企业慢慢走上了正轨。

  据了解,芯创智已经支持了10多家设计企业,帮企业安排流片。此外,还支持了一些设计服务的工作,服务对象包括京东方和中芯国际。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近20项发明专利,发表了4篇论文,大幅提升了该领域的技术支持能力。

  作为真正的IP设计服务公共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芯创智是我国第一家而且是以商业形式存在的、具备工艺和设计IP技术基础的公司。“比如说某中小企业要设计一款芯片,在设计时它就需要用到很多设计IP,我们可以来帮着配置、安排流片,封装测试等。 ”吴汉明说,真正填补了芯片制造大企业在设计服务上的不足。

  建集成电路设计IP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芯创智依托国内集成电路龙头制造企业的先进工艺,联合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用市场手段,联合国内外具有实力的IP设计企业、制造企业、封测企业等服务资源,开展支持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销售推广和公共技术服务,致力于开发、建设与运营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IP公共服务平台。

  吴汉明介绍说,芯创智还积极承担国家集成电路领域设计IP关键共性技术和国产通用设计IP产品的重大研究开发任务。目前是重大专项“IP公共服务平台”课题和 “14nm产学研通用共享IP平台建设”课题的联合承担单位。

  芯创智近两三年的发展目标一是把规模做起来,培育客户群,形成产业聚集。在技术层面,希望在14纳米的技术服务上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更长远的目标是希望把国内分散的设计IP资源聚集起来。

  吴汉明说,国内设计IP公司有很多,但是很分散,力量也不强,探索用有效的方式整合起来,抱团取暖,整体发展。他希望产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在他看来,这个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我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芯创智是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个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好多环节都需要加强,希望从业人员、政府和资本等各个环节要对这个重视起来。”吴汉明说,国内的芯片设计IP起点低、基础弱,一直是在跟跑。“而国际巨头公司无论从技术上、规模上还是资金上都非常强大,有可能会把我们甩得越来越远。”比如,英特尔每年的研发投入经费高达100多亿美元,比国内所有的研发经费加起来还多。

  在他看来,集成电路制造和IP设计产业没有个人英雄主义,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非常重要。他提出,需要更好的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好的土壤,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吴汉明说,经开区建区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现已形成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为龙头,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等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产业规模占到北京市的1/2。但他也认为,“支持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些、更具体些”。

  民营企业成长为创新引擎

  在生活中,吴汉明说他是比较喜欢享受寂寞,不愿意热热闹闹的那种。最近,他在公司对面租了房子,每天吃完晚饭可以到办公室干点活儿,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告诉记者,发表的专著、文章或者专利,90%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在公司运作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业余时间没有更多的人来打扰。

  “包括春节长假,也是待在办公室,办公室里很安静,大家都歇了,想想自己的事,写点东西。”吴汉明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说标准,就是“我觉得做的这件事情不能做得比别人差,要尽量完美一些,所以我就会比别人更努力一点”。

  比如说,在工艺里面一定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每次都觉得很难,事实上,是一定能解决的。“因为在芯片制造和IP设计领域我们做的是跟随性的追赶,世界龙头企业都已经做出来的技术,就说明技术上不应该有跃不过去的坎。”吴汉明说,环境一直在变,就要适应它,要在新的环境下来做这个事情。

  吴汉明的院士推选工作前后经历了八年时间,从2011年开始,前期申报了3次都没有成功。2019年,第4次增选成功。

  在他看来,“主要是以前大家不了解我们这个产业的特点”。经过前几次的“筛选”,工程院院士投票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了解这个领域的重要性,最近几年,集成电路产业比较吸引眼球,大家重视程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吴汉明戏称前几次申报是“热身运动”。多种因素综合下来,是今年当选院士的一个重要原因。“个人的贡献我觉得真是非常有限,因为这个产业太大了,你能做的事情就那么一点。如果集成电路产业是大海,我只是一朵浪花。”

  吴汉明说,经开区对他的支持非常大,比如提供了人才公寓、办公用房等,个人被评为“亦麒麟”,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做了很多铺垫。同时,他个人还被北京市评为首批“北京学者”,这是科研技术人员在北京地区的最高荣誉,当选北京学者以后为申报院士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