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英国《金融时报》在预测未来金融生态时提出,“谷歌+花旗”模式将主导潮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处理和零售三大业务,后两者将不得不与科技公司“共治”。
基于这种模式而横空出世的Libra,虽然在各国监管机构的狙击下畏葸不前,但这种自下而上的“外围革命”,已在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不断扩散的涟漪。
Fintech,润物无声,气势汹汹。
在中国,这一模式的落地,可能是“工农中建+BAT”。事实上,中国人民对这一趋势感触更深。马云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便是喊出“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些年,支付结算的功能差不多被第三方接管,贷款、资管、风控和数据还在护城河内,但始终面临着金融科技公司的“降维偷袭”。
未来,无论是传统金融巨头,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在“竞合”中与时俱进。在经济周期和科技周期的双重嵌套下,金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供给端的产品和通道,需求端的习惯和思维,都在交互影响,各自突变。
更大的变量和不确定性,来自5G、AI和区块链。这三大前沿科技,不仅是创新性的,也可能是颠覆性的。5G让世界是“屏”的,AI让资产变“轻”,区块链则让金融脱媒提速。
特别是区块链,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金融的“链化”不可避免、势在必行。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底层技术,处处“针对”传统金融的种种弊端,比如信息不对称、信用识别、成本高企等。区块链一旦实现金融场景的突破,金融的基因也将改变。气势不凡的大楼、星罗棋布的门店、衣裳楚楚的金领,或将不再成为金融的人设。
说到底,未来的金融形态,信息为王。金融拼到最后,就是信息产品,谁能把信息做到精准、集约,谁就能强者恒强,抑或是后来居上。
未来金融在中国,除了科技化和智能化这一大势,还有更重要的演化,即开放。前者是战术层面,后者是战略层面,缺一不可。
开放将贯穿中国金改的全过程,止于至善。市场化和信息化,中国金融两步并作一步,道阻且长,如果没有开放的加持,就很难走得快、走得稳。因为对外开放,检验着国内金融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比较优势,防止我们闭门造车和夜郎自大。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内地城市要进阶国际金融中心,唯有金融开放。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潮中,金融开放堪称“排头兵”。自去年以来,中国大幅放宽金融服务市场准入,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开放力度,远超市场预期。
中国金融一定是开放的金融。未来无论是远是近,金融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