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5G实验:一场改造战役
雪松控股联手控股股东8亿增持齐翔腾达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业银行5G实验:一场改造战役

 

  人脸识别机、仿真机器人、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智能互动屏……这一系列炫酷高科技感的设备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在“5G+智能银行”网点就能一一体验。银行业在拥抱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线下物理网点的智能化改革,为未来银行数字化转型探路。除了直观的5G网点改造外,5G技术以更稳定、传输快、低时延等优势,将在物联网、供应链金融方面对银行带来巨大的助力空间。

  带来什么

  5G技术尚未正式大规模商用,但是银行业的探索却在逐步深入。目前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都纷纷推出了5G网点。其中建设银行更是一口气在北京铺设了3家“5G+智能银行”,农业银行也于近期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5G智慧银行”。由于引入了生物识别、影像识别、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科技,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智能家居等可以通过5G技术实现远程交互传输的新型设备,这些网点一开业,就吸引了一大批好奇者前来体验参观。

  以中国银行的“5G智能+生活馆”为例,走进门口,数字管家、智能服务、城市名片、跨境金融等区域呈现眼前,科技感扑面而来。在AR贵金属区,客户可以虚拟试戴黄金手环,立体式鉴赏;城市名片显示着时间、环境温度、湿度等指数;该馆最中间的“金融中心岛”展示着各大特色产品,轻轻点击,大屏幕就会播放对应业务的内容;头顶的环形屏实时滚动播放着最新利率汇率信息。

  除了科技感十足的设备外,银行核心业务——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情况更为引人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智能服务区,一字摆放着可实现现金业务、非现金业务以及外币领取业务的3台智能柜台机器,通过“刷脸+扫码”可办理现金存取款、打印流水等业务。据中国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称,与ATM机不同的是,在该柜台办理现金存款时没有额度限制,可以无限次放入现金,直到放满为止。在外币业务方面,该工作人员表示,用户提前预约,就可以通过刷脸、手机扫码等方式在外币领取业务的智能柜台机领取预约的外币,“这是铺设在北京的第一台智能外币领取设备”。

  此外,“5G+智能银行”网点还从生活点滴入手,引入公共服务、家居生活等场景,改变传统物理网点办理金融业务的单一功能。例如,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融入了AR试穿购物、体验拉花咖啡、VR全景看车等生活元素;农业银行大兴国际机场支行搭建了“云端超市”平台,通过与周边商圈双向引流,实现“吃、住、行、享”一条龙“管家式”优惠专享服务;建设银行“5G+智能银行”融入建融家园平台,向有住房租赁需求的人群推广宜居租赁住房。

  未来怎样

  事实上,随着线上渠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办理业务,多家银行的离柜率高达90%以上,而过去作为主要获客渠道的物理网点的地位被逐渐弱化。传统物理网点面临缩减或整合的局面。翻看银行半年报发现,截至2019年6月末,工商银行营业网点为15973家,较2018年末减少31家;交通银行境内银行机构营业网点合计3176家,较上年末减少65家,其中,整合低产网点76家。

  在精简网点的同时,银行也在加紧对实体网点升级改造。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工商银行已完成智能化改造的网点达到15530个,占网点总数的比例为97.2%;智能设备达到78154台,智能服务涵盖个人、对公等领域的271项业务;农业银行累计完成“硬转”网点2728个,精简高柜1.4万个,1.46万名柜面人员充实至营销服务岗位;中国银行上半年增加了3895台智能柜台机。

  在加速改造的背后,智能化设备能给客户带来哪些便捷?据建设银行工作人员此前介绍,该行铺设的智慧柜员机将语音、刷脸、电子证件等技术融入客户自助业务流程,可以实现对私业务、对公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19大类、近300项功能的快捷办理。

  在网点数量减少且客流量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为什么还要下如此大力气进行改造升级,并搭载5G这样的新技术?分析人士指出,网点的智能化改造意味着将高频、耗时长的业务逐渐迁徙到智能机器办理,其背后是银行对人力物力、成本、效率以及转型的思量。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表示,面对互联网经济的冲击,同时银行自身电子化、信息化的建设,物理渠道办理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小,大量的交易都是在电子渠道办理,甚至互联网银行所有的交易都是基于网络进行。这就使得银行需要考虑物理网点未来的位置如何设置,如何处置与电子渠道的关系,转型何去何从等问题。

  “而对物理网点进行先进技术的改造,实际上就是银行在逐步探索转型之路。”车宁指出,随着物理网点重要性的下降,银行需要考虑人力成本的因素,而5G技术的使用可以对银行柜台业务进行数字化重塑,减员增效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

  想象空间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少银行都在跃跃欲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先后开设5G智能网点,而这也引发了对银行物理网点未来转型的探讨:在5G智能时代,人们还有没有必要去银行网点?银行网点又通过什么来留住客户?

  不少专家表示,5G智能银行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表示,5G技术具有安全、支撑业务类型多、传输数据效率快等优势,通过5G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网点的成本。同时,在使用视频和客服中心人机交互、远程视频时也会非常流畅,没有时延。所以,未来银行网点可能不是办理业务的主要场所,而会成为业务体验、与银行客户经理深度交流的场所。

  5G网点改造也是银行探索新的特色化经营之路。车宁认为,5G拥有更快的流量、更稳定的连接性等优势,对于银行而言,基于5G转型的主要方向就是由过去的交易中心向信息中心方向转变。除了出于自身转型、减员增效、控制成本的需要之外,银行也需要探索基于5G的新经营场景。

  不过,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直言,科技一直是银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从物理网点到网上银行再到手机银行,银行服务从线下到线上,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大提升。但目前一些银行推出来的所谓“5G无人银行”,其核心的逻辑又回到了“水泥银行(物理网点)”,无非用的是高级“水泥”,而且这种“水泥”投入成本很高,维护成本也很高。

  北京商报记者在探访银行的5G网点时发现,该网点是在原有网点基础上将一层区域进行了科技化改造,二层仍为业务办理区。不过,该生活馆一层区域仍配备了一名工作人员,以帮助客户办理或者体验相关业务。另外,在办理银行卡开卡、购买银行理财等业务时,仍需要工作人员协助,并不能实现“无人”。

  在银行尝试5G技术的探索过程中,当前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更多是5G智能银行。其实,5G技术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远不止如此,5G不仅能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在物联网、普惠金融等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存有很多想象空间。

  车宁指出,5G技术最主要的想象空间是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方面。过去在速度、时延、信号不够稳定方面存在很多约束,而5G技术的应用最起码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可能使得银行的对公业务实现互联网化、信息化、数字化乃至智能化,这是最大的一个想象空间。

  以货物抵押贷款为例,过去商户将货物抵押给银行以获取贷款,银行需要安装各种摄像头并安排专人监控;而5G技术到来后,如果给商品都安装上芯片和摄像头,并连接物联网设备,通过实时、远程传输就可以保护货物,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和仓储成本。

  5G技术还可以用于小微金融、普惠金融。孙扬指出,可以将5G技术通过物联网设备,安装在客户的仓库、汽车金融的车上、小微商户的店铺里,对货物、抵押品进行监控,因为5G天生支持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以是低功耗的。同时,在物联网金融方面,5G技术也提升了银行对供应链金融和小微金融的资产管理的风险管理。

  此外,5G技术在农村金融方面也存在发展空间。崔勇表示,应用5G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电商”的智能、快捷的“三农”金融服务场景,联通金融业务、投资理财、网上购物、农产品推销等多种业态,可以满足农村客户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社会保障等延伸性金融需求。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