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
服务外包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态,涵盖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三大领域,具有科技含量高、国际化程度高、增长空间大、产业带动力强、吸纳大学生就业空间广阔、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性强等特点,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鼓励发展的产业。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推动服务全球化与价值链攀升的重要动力,也是新兴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提升发展很快,但是随着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此,必须加快服务外包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服务外包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发展,构建在岸与离岸互动发展、东中西部融合发展、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推动服务外包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将不断引发产业变革,加速催生各种新业态和新模式,也推动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要抓住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在ITO领域,应着力提高软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外包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能力;在BPO领域,应着力拓展金融、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流程外包的价值增值空间;在KPO领域,应着力扩大数据分析、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管理咨询、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文化创意等知识流程外包的规模效益。
二要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在技术研发、交付模式、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变革。
三要加强服务外包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发挥好服务外包园区的企业集聚功能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园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平台、创客空间的建设,推动众包、众创等社会创新模式,加强园区孵化器建设。
四要强化服务外包标准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
构建服务外包企业生态
一是注重发挥领军企业在接包、品牌、创新、标准、网络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带动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中国服务外包整体品牌,逐步建立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向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分包协作机制。支持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国内企业重组快速壮大规模,通过开展国际并购获取关键技术、高端人才、品牌渠道等战略资源,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继续发挥外资企业优势。应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跨国公司的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物流供应链管理、财务结算、专业咨询等服务机构进入我国提供高品质服务,同时向本土服务企业发包。
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税费及房租、水电、土地价格,切实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同时,加大在技术研发、引进人才、国际资质认证、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财政补贴力度。
以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为目标
加快服务外包人才体系建设
一是注重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创新创业与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发挥服务外包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学院的作用,共同推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委托培训、定制培训、线上线下培训等多样化模式。不断完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
以在岸促离岸为抓手,推动国际国内服务外包市场融合发展。引导鼓励外包企业服务国内市场,培育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的优质服务供应商,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奠定有利基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向拓展的全球市场战略布局。利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装备合作、金融合作的重大项目,带动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物流供应链管理、广告创意、金融等服务外包。利用沿线自贸区政策优势,通过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平台的服务配套水平,不断扩大服务外包规模。同时,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货币互换制度,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范围,以有效防范因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