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多国掀起降息潮,并且美联储在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宣布进行本月第二次降息,直接降至零利率,对此中国央行是否会跟进降息备受市场关注。3月16日上午,据央行官网消息,当日央行开展为期一年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3.15%,与此前持平。这也意味着中国央行并未立即跟进降息,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虽然MLF利率未变,但定向降准已经落地,业内人士认为,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有希望进一步调降,另外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4月中上旬是降息的时间窗口。
MLF利率未变
3月16日,央行定向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同时开展了1000亿元MLF操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央行采取“定向降准+MLF”组合,释放长期资金,有利于金融机构稳定预期,做好资产负债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分析人士对于新作MLF早有预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定向降准宣布后,MLF的利率是否会有变化。对于本次MLF中标利率3.15%,与此前持平的情况,温彬指出,美联储连续两次紧急降息累计150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再次回落至零利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我们MLF利率保持不变,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另一方面虽然我国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出现回落,但仍在高位,需要继续观察经济运行和通胀情况。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进一步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即使在美联储大规模货币宽松的情况下,本次MLF利率依然未变,一方面是在3月16日降准长期资金得到释放的情况下,保持了较为节制的货币宽松节奏;另一方面保留了未来的降息空间,为未来逆周期调节提供主动性。
LPR仍有调降希望
因为LPR以MLF利率为基准,每月20日LPR发布前进行MLF操作已经成为惯例,在本月MLF利率未变的前提下,接下来20日的LPR下调概率几何?
有分析人士指出,因本月MLF利率未变,LPR下降的概率较之前变小,但从必要性上看LPR仍有调降的空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MLF利率未变可能有一个核心的考量,即已经采取了定向降准,央行可能认为银行的负债成本已经有了下降,不需要下调MLF利率,LPR利率也可以进一步下降,核心还是要让银行去让利。“在维持整个盘子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希望银行能够让利调低LPR,进而去支持实体经济。”
温彬进一步指出,本次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每年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对银行机构降低负债成本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引导银行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本月一年期LPR将下调5基点至4%,五年期以上暂时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日也明确提出了对于未来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的要求,政策信号比较明显。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3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继续推进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引导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体系,将LPR内嵌入银行内部利率机制中,完善LPR传导机制,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同时,引导银行体系适当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瞄准”4月中上旬
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5点,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打击美国经济,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这是继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下调至这一超低水平。同时美联储还宣布,购买总计约7000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担保证券,以及一系列刺激借贷的措施,意味着美联储将再度开启量化宽松政策。此举被业内解读为美联储将子弹打光,市场显然也并未买账,消息公布之后,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应声下跌,道指期货盘中一度跌穿1000点。
美联储已进行月内第二次降息,接下来中国货币政策走势以及降准降息的概率如何也备受市场关注。
李奇霖指出,目前来看,央行对于全球货币政策宽松跟随的态度不是特别积极。这可能会有其他考量,包括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防范经济结构扭曲等,后续的货币政策也可能会相对温和。“中国后续的货币政策大概率还是会保持稳健偏宽松的基调,既要考虑疫情的影响,包括海外疫情扩散对出口部门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如果过度宽松可能会产生一些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后续宽松趋势未改,但是节奏可能会比想象中的要慢。”
在陶金看来,长期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受全球降息潮的影响一直较小,央行一直保持着较强的政策定力和及时的决断力,预计中国年内仍然分别有两次甚至更多小幅度的降准和降息。
温彬认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重启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随着我国CPI涨幅回落,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4月中上旬仍是降息的时间窗口。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