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恭喜,项目已经受理。”3月26日,区内企业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豪制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果转化项目顺利在市级相关部门完成申报,董事长张誌立即向管委会致谢:“在疫情的非常时刻,是经开区各部门的接力服务,让企业不用跑腿就顺利完成了申报。”
疫情发生以来,经开区把“不见面审批”广泛应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群众、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全天候服务。
金豪制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疫情防控期间,金豪制药在研发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同时,启动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果转化项目,支撑病毒检测产品的紧急开发和产业化,旨在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推进这个项目,需要在区内完成土地规划、备案项目审批等工作,然后再向北京市发改委申报。”张誌坦言,由于审批申报事项复杂,又处于疫情期间,办理审批时心里特没底。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公司工作人员2月初打电话联系到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后,经开区通过“不见面审批”方式,为其办理了备案项目审批业务。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我们缩短了各项审批业务的办结时限。”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姚翊说,在备案项目审批业务办理要求时限内,为金豪制药办理完成了业务。由于新项目要在金豪制药厂区内建设,需要调规划,行政审批局又与规划局沟通,经过共同努力,不到三天就为金豪制药办理完成备案项目审批、调规划等多项业务。随后,各部门还主动服务,为企业完善项目方案及申报材料提供指导。
如今,金豪制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果转化项目在市发改局顺利完成了项目申报工作。项目获得批复后,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张誌说,“实际上,我们早在H1N1流感爆发期,就计划建设这样一个项目,未来,这个项目在研发方面将由金豪制药研发团队与科研院所合作,瞄准新技术和产业方向,对突发疫情紧急应对;在产业化方面,引进仪器、设备搭建起产品线,对生物诊断、免疫诊断等试剂进行产业化。同时,依托经开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的优势,为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成果提供产业化支撑,为全市应对突发疫情提供抓手”。
金豪的获益是经开区“不见面审批”服务成效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经开区已经通过网络、电话、EMS等方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000余项、审批事项7500余件。接下来,经开区还将加强协同高效的服务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提升优化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