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近期,无症状感染病例已成为我国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监测指标。截至4月1日24时,全国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仍有1075例。4月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疫情”的疑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称,无症状感染者系与确诊病人有过接触史,或去过正在发生疫情的流行区的人群,对于已经发生过流行但确诊病例已清零两周以上的地区,不会无故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虽无确切数据证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力,但地方疾控中心已在展开调查。据介绍,日前宁波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发现,从群体水平角度,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病例占总发病人数的构成比只有4.4%,不到5%。
“从宁波的局部研究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对疫情的扩散贡献是比较小的。”吴尊友表示,在南方某省开展的一个规模更大的研究显示,1500多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有7人发病,但是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这7个人不仅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了,同时接触过确诊病人。
前述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确诊病人能够传播将近3个病人,平均每个无症状感染者能够传播不到1个病人。这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效率约相当于确诊病例的1/3。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期、传播能力、传播贡献,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还非常有限,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观察。”吴尊友表示,若能及时发现、控制无症状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扩散。
日前,中央要求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病例来源,并公开透明地发布相关信息。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涵盖四方面重点内容,除确诊、疑似病例外,还包括学校、企业和养老机构等场所排查。
例如,要做好入境人员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发热症状的人群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学校、托幼机构在复学、复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摸排;养老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监管场所等发生的异常情况。
“流调工作是病例早发现的核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王斌表示,它是疾控人员针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开展的一种现场调查。这个过程主要是和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发病前后的一些暴露情况和接触其他人员的情况,以及了解他们的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通过一系列询问,科学判定患者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尽快对判断出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尽早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流调工作是否涉及侵犯居民隐私?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流调人员会保护大家的个人隐私,所以大家可以安心予以配合。“配合流调工作,向疾控流调人员提供真实、可靠、详细的信息,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健康负责,可以尽快收治患者,隔离无症状感染者,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是防止更多的人感染和疫情扩散的一个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