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至3月,国内经济运行秩序开始恢复正常,各项指标逐步好转。其中,消费、投资降幅较前两月收窄,外资企业经营情况日趋向好。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下一步还将通过培育消费增长点、提振新基建投资,鼓励更多外资项目在华落地,持续释放“三驾马车”新动能。
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
疫情席卷全球,外需受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物价尤其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走势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严鹏程指出,当前疫情对我国主要农副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产销的影响正在较快缓解。
据统计,3月我国CPI环比跌1.2%,是近十多年来环比最大降幅。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进一步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严鹏程表示,在稳定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方面,还将继续强化猪肉保供稳价和粮油市场供应。例如,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鼓励扩大猪肉等肉类进口;推进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增加成品粮油库存;同时,落实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自今年3-6月,继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1倍价格临时补贴,预计将惠及6700多万人。
在保障基本内需基础上,此次疫情期间,新兴消费形态表现势头更加强劲。对此,严鹏程表示,将在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的同时,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下涌现出的新需求,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继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后,汽车消费可能成为扩内需的重点抓手。目前不少地方对汽车消费还有一些限制性措施,下一步如何对限行、限购政策进行调整是一大重点。
首次明确新基建三大领域
消费回归正轨,内需改善,投资降幅也同步收窄。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投资降幅已较2月收窄了8.4个百分点。进入3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达773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等行业。
严鹏程表示,未来将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是聚焦短板领域特别是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如加快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等。在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作出明确。新型基础设施重点涵盖三大领域: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即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智慧交通、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通过四方面做好新基建建设工作。例如,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优化政策环境,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如何帮助资金流入新基建领域?作为有形资产可抵押,去哪里投资政府比较容易甄别。而新基建主要是高科技资产,无形资产偏多,政府和银行难以甄别,不太好有银行抵押物,因此其执行主体主要是企业,尤其是新基建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讲师刘建丰建议,政府直接投资新基建效果不一定好,可以通过工信部联系新基建密切相关核心企业比如华为等,鼓励其提供主要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清单,连同这些核心企业一起进行科技投资补贴,这样也可带动民营资本投向新基建。
一批外资新项目即将落地
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和订单状况出现不同程度影响,引发对于在华美资、日资企业回流的担忧。对此,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回应道,相关企业经营趋于好转,外资基本盘总体稳定。
据了解,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商会机构近期调查显示,3月以来,在华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投资意愿比2月明显增强,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袁达透露,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也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外国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一批外资新项目即将落地。
“跨国投资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袁达表示,未来将从五方面做好稳外资工作。例如,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着力帮助解决复工复产难点堵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各项援企政策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
今年将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据悉,2017-2019年,我国已连续三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93条减至40条。此次修订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在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方面,鼓励条目将只增不减,重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同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
“我们还将加强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给予支持保障。做好项目储备,对于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服务业重大外资项目,将按程序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协调范围。”袁达透露,在实施好前三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建议,当下还需在需求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市场平稳回升。只有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市场潜力,产业才能在国内留得住、做得久、可持续;在供给侧方面,进一步为企业减负降税,减轻生产经营负担。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的阶段性暂时性冲击,企业生产经营遭遇了较大困难,可以考虑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负担,让外资企业发展轻装上阵;此外,要在流通层面发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产业更好循环发展,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