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发布“稳促12条”
T1线带电调试运行开通进入倒计时
释放政策红利 稳住经济效能
经开区开启“一次检查 全身体检”执法新模式
经开区工业固废管理平台上线
清洁家园全区总动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4月2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权带来新变化
经开区开启“一次检查 全身体检”执法新模式

 

  近日,经开区一队执法人员来到海斯坦普汽车组件(北京)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物流区、库房、餐厅等各区域,进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临建排查、疫情防控等多领域检查执法,一次性开具执法文书,指导企业整改完善。“以前各领域执法人员分批上门执法检查,需要多次接待,现在一次检查多领域只需要一次接待,既减轻了我们在备查方面的负担,也提高了安全、高效进行生产的意识。”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拿到一次性告知的执法文书说,这是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也将按照“体检单”一一整改优化,让企业强身健体、良好运营。

  简化手续、整合资源、合并服务,目的就是为企业减负。自去年开始经开区就将多领域的执法职责整合,组建了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运行、社会事业三大方面30多个领域7000多项职权,探索通过“一次检查 全身体检”综合执法新模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在执法队伍和检查次数上做“减法”,在执法为民和优化营商环境上做“加法”。

  小综合到大综合 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

  从单个领域执法到多领域综合执法,人少事多是经开区综合执法局面对的首个难关。在改革以前,安全生产领域的人均执法事项约为16项,城管执法领域的人均执法事项约为11项;而改革以后,30多个领域7000多项执法事项全部由综合执法局行使,人均执法事项达到87项。

  为了实现工作不断、平稳衔接,综合执法局通过归纳执法对象、统筹设置机构攻克难关。从被执法主体性质看,全区有工业制造、建设施工、城市运行、商务零售等几大执法领域,综合执法局对应设置了7支综合执法队负责各大领域执法,将执法人员按照新的业务领域进行统筹,同时也根据执法任务变化灵活组织执法队伍。

  “如工业制造领域的执法队,由此前负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监察等多领域的执法人员组成,重点倾向工业企业执法。”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样一来,各领域、各企业单位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都是一支熟悉情况的执法队开展的一次执法检查,从而初步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通过合理分配执法力量,综合执法局完成了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产业园区、中小企业“五小企业六小场所”的覆盖式执法检查,并在全面了解企业、单位、场所情况后,又针对重点环节开展精准执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这种分领域小综合的配置,是综合执法的初期阶段。”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通过执法业务培训、专家现场指导、跨区学习“取经”等方式,培养执法人员达到“一人多能”的执法业务素质,以便顺畅行使经开区被赋予的执法职权。未来,每支执法队都将承担起所有领域的执法业务的“大综合”,以“一次检查、全身体检”的方式,担负起各自片区的执法任务。

  一企一执法清单

  促进一次执法全面高效化

  执法检查、限期整改、上门复查……常规执法检查需要多次上门、多流程推进企业整改达标。综合执法局为了减少执法频次,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为企业减负。

  “经开区综合执法微信群”就是执法方式变革的第一步。“微信群”建立以后,各企业单位纷纷入群。各综合执法队根据企业单位的特点,结合专项执法行动,制定涵盖检查执法事项、标准、要求等内容的“考试范围”,并发到微信群中,督促涉及企业单位参照要求自查整改。企业变被动“应试”为主动“复习”,让“双随机”检查执法的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高,也提升了企业对执法公开性和公正性的认同。

  “这样的执法方式将规范化、常态化。”经开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正在梳理制定各领域的检查执法清单,形成模块,进一步推动“清单化执法”的新模式。所谓的检查执法清单,是梳理制定各大类执法领域所涉及的执法事项清单,经过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进一步为每类单位或场所细化梳理、量身定制涉及的“个性化”执法清单,并在每项执法清单中列明执法案由、检查要求、检查流程、检查重点、典型案例等相关信息。

  未来,执法人员手持这样一份执法清单,即使面对新的检查对象,也可以参照模板流程抓住重点、检查到位、精准执法。

  构建信用执法体系

  企业一处违法处处“亮红灯”

  “市场经营主体存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的现象,也为正常运营埋下了‘病灶’,甚至出现违法的‘疾病’,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将影响企业运营,甚至对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隐患。”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执法部门相当于企业单位的“保健医生”,以执法手段督促企业杜绝违法行为,并“循证”检查出“病灶”,通过督促企业单位整改,实现“强身健体”。综合执法局正在搭建“红绿灯”执法信用平台,建立执法信用体系,促进单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在“红绿灯”执法信用平台搭建中,定期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完善、投诉举报频次、违法频次等情况为依据进行评判分级,并根据结果按照“红黄绿”的颜色进行标注。对于不同颜色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科学分配执法检查力量,分级分类精准执法检查。这就意味着,“绿灯”企业单位接受执法检查频次将降低,进一步减轻运行规范企业的负担。

  而针对“红灯”企业单位,综合执法局将在“红绿灯”执法信用平台中公布,形成守法信用“失信名单”,并向区内监管、审批等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对多次违法进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单位除了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