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5月9日,2020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工作举行,这是北京经开区获得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后首次组织该项评审。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区、大兴区在亦庄新城范围内的企业第一次在经开区参评。当天,30位评审专家分成6组对111家企业开展评审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当然越多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开口子、降低要求。为确保认定结果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认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必须提升高企品牌含金量。”在现场组织评审工作的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上午9时,评审开始前组织“启动会”,宣读专家纪律,专家现场签署《专家承诺书》,工作人员签署《工作人员承诺书》。评审开始后,30名专家根据企业提交材料,分成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等6个组开展评审工作。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本次评审邀请的评委是在市科委专家库临时选调的。
“此次评审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是高效落实市级权限下放的具体体现,也是经开区首次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工作,参评企业既有来自经开区的企业,还有30家企业来自于通州区和大兴区的部分高科技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前,经开区企业参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由市科委统筹实施,北京市决定向经开区赋权后,包括高新认定权限在内的市级权限165项、区级权限合计2361项正式下放,此次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区内的事在区内办”,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培育是提升我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经开区历来重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养与支持,为做好评审工作,经开区科技创新局提前与大兴区、通州区科委沟通,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同时印制《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海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指南》,在亦庄新城区域发放,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资质申报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制作并发放《企业创新能力自评表》,对2020年度需重新认定的企业开展申报预警工作,组织开展线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培训”,及时解答企业在申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助力企业参与到评审工作中来。
截至2019年底,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2家,保持了年均12%的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在各自领域勇于探索研发,成为掌握高端技术的“弄潮儿”,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断提高。经开区历来重视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工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培育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培育计划的实施有效释放了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