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6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郭耕等101人被评为“2020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郭耕,南海子麋鹿苑里一位辛苦的“耕耘人”,他倡导生物多样性,他致力于生态科普教育,他专注于生态文化传承。郭耕的名字和麋鹿苑是分不开的,因为他在麋鹿苑负责环境教育,且是这里五花八门的科普设施和诸多科普创意的创设者。
麋鹿俗称“四不像”,和麋鹿处得久了,郭耕甚至戏称自己是科普教育的“四不像”,像教师不是教师,像作家不是作家,像专家不是专家,像导游不是导游。他说:“身为科普教育工作者、生态文化传播者,就要‘四不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公众保护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和动物打交道什么印象最深?郭耕讲道:有一天早上,我醒来,只听见外面早已是燕语莺声。扛起望远镜就往外走,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只野兔。我马上停下脚步,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站在那里。只见野兔蹑手蹑脚地前进,几乎快蹿到我的脚背上,然后慢慢地走了。我当时感到太幸福了。“我想把麋鹿苑变成不关养动物的动物园!”郭耕这样说的,也这样努力着。如今在麋鹿苑,动物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孔雀、狍子在苑内大摇大摆地走着,麋鹿成群结队奔跑于湿地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日日上演。
走在麋鹿苑,郭耕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换位思考”,都是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人。在大门口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子,上书“这里有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打开箱门,又出现一道门,上书“这个动物毛不可用,肉不可食……”这是什么动物?打开答案箱子,原来这是一面镜子。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就是人类自己。
在麋鹿苑处处有着郭耕的思索,其动物灭绝墓地创意被写入教材,科学发现纪念碑获得了专利,与珍尼古道尔交往之文被选进课本……一系列的科教设施,支撑了生态文明实训基地。
动物保护30年、创意作品30件、笔耕著述20部、科普讲座涉及10个方面,郭耕多年来在保护生态践行环保的路上始终孜孜以求,可谓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的信仰者、维护者、推广者、实践者。从职业到事业,从工作到生活,无不砥砺践行并具一定影响。
如今已然是环保界名人的郭耕依然日日行走于各地演讲,他不拘泥于人物、职称、官衔,只要能让大家接受就好。如今已经58岁的他依然在讲堂上声情并茂地演讲,戴着大猩猩的面具,头着麋鹿发夹,十分投入。很多人质疑说,郭耕这样不辞辛苦地传播环保理念,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呢?对此,郭耕坦然地说:“这不要紧,有一句话算是我的座右铭:睡去感到生命之美丽,醒来感到生命之责任。我知道我奔走呼号是为了无言的生灵,它们没有地方告状,它们是弱者,是我们造成的事端。在它们眼中我们是恐怖分子,所以我们应该自己约束自己。”
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卢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