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疫情期间上游企业没有办法提供产能,但是我们的订单需求量又很大,我们要加价从别的地方购买原材料,资金不足就成了我们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康铂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铂创想”)的生产计划,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物资储备单位,在最关键的时候,交通银行经开区支行了解到了企业的需求后,为康铂创想开辟了绿色通道,从信贷准入、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重点倾斜,疫情期间,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顺利到账康铂创想。
“感谢交行在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他们的反应速度很快,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及时。”康铂创想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银行经开区支行“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为企业铺平了复工复产“快车线”。
据悉,这是交通银行疫情期间落实相关部委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政策的其中一个案例。除了为中小微企业经营提供资金及时雨,交通银行线上抵押贷产品综合成本也降至3.5%-3.6%,并大幅降低小微企业利息金额,还将单户授信额度由50万元调增至不超过200万元,额度期限由1年延长至不超过2年,为小微企业提升贷款金额,并延长其使用期限。
据交通银行经开区支行副行长杨宇介绍,截至目前,支行为助力区内小微企业,已实现发放小微贷款1.1亿元。
“如果不是银行延长还贷时间,公司真的转不起来了。”区内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疫情冲击,产品销售一度停滞,公司租金收取及产品生产也受到影响,资金压力陡增。眼看6月底一笔6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即将到期,却怎么也凑不齐钱,正在这时,中国银行经开区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按照“应延尽延”要求,为企业办理了延期还款,贷款可延期半年还款,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除此之外,为扶持企业渡过难关,中国银行经开区支行还通过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通过临时性延迟还本付息安排、“中银接力通宝”无还本续贷等产品,帮助企业保持资金平稳,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为发挥金融优势,我们还针对区内科技型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等启动实施‘春雨行动’,针对疫情阶段不同时期,推出了‘中银抗疫贷’‘中银延期贷’等多个金融产品,为企业和企业主解决抗疫期间生产经营资金需要、缓解疫情期间贷款到期压力。”中国银行经开区支行行长罗正告诉记者,除此之外,疫情期间,银行还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快速完成企业贷款审批及放款手续。
据罗正介绍,为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中国银行经开区支行“两增两控”普惠金融业务余额已达4.1亿元,较年初净增1.43亿元。
经开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区内企业也早由满产阶段全面转向追产阶段,中小微企业作为推动区内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撑成为推动经开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助力,经开区各金融机构共同发力,除了落地各项政策,还积极清除政策落实难点和堵点,为帮助区内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打通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