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要始终坚持这六大习惯
说说耳鸣这点事儿
防疫常态化,如何与“亲密伙伴”愉快相处
3上一篇 2020年06月3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疫常态化,如何与“亲密伙伴”愉快相处

 

  宠物会感染新冠病毒吗

  猫和狗是城市居民饲养最多的宠物,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疫情之下,我们还能和家中宠物愉快地相处吗?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宠物疫病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光清表示,到目前为止,还不用担心猫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为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必须与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结合,猫狗身上没有和新冠病毒结合的“受体”,因此不易感染。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已发现的38种冠状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能感染犬、猫的是甲类冠状病毒,SARS、MERS及新冠病毒均属于乙类冠状病毒。最近,多个研究团队联合对我国11个省市和地区的670余份犬/猫血清样本进行了研究,其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那么为何有报道说在狗身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呢?刘光清解释说,这只能表明狗可能通过与病人接触或其他途径偶然接触到了新冠病毒污染物并由此成为携带者。

  刘光清同时提醒,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组和变异,不排除某些未知原因使病毒突破种间屏障。一项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新冠病毒能在猫体内有效复制,并通过呼吸道在猫体之间传播。

  为了防患于未然,人们在与宠物相处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例如,在和宠物做伴时要保持距离感,避免过度亲密;接触宠物后,要用肥皂洗手,这些防护措施可显著减少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在宠物和人类之间传播。

  控制不住玩手机该怎么办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丁园表示,与手机再亲密无间,也需要与这位“好友”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时不时离开它一下。同时还要注意“伙伴”的清洁卫生,经常为它“洗洗澡”。

  疫情之下,手机成了许多人“最亲密的伙伴”,陪你看疫情变化、追“白衣男神”,分分钟不见,好似“如隔三秋”。丁园提醒公众,与“亲密伙伴”在一起,其实也有相处之道:

  一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不能除了睡觉外,所有的时间都和这位“随身小伙伴”亲密无间,更不能为了手机而牺牲睡眠。正确的做法是,时不时地离开一下,放松一下眼睛、双手和颈椎,否则容易导致视疲劳、腱鞘炎和肩颈酸痛,睡前刷手机还会影响睡眠。同时,应控制每天刷手机的时长。有研究表明,接收疫情信息不应超过个人接收总信息的40%,这样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二是分清使用场合,不该用时尽量不用,该出手时就出手。疫情期间,尽量不用手机的场合有三:公共交通工具是人群密集且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乘客的飞沫等可能导致手机表面沾染病毒;卫生间是藏污纳垢的场所,手机可能通过手或其他表面而被污染;接触公共物品后忘了洗手,手机则会因触摸而污染。当然,无论是购物后结算,还是乘车前后缴费,都推荐手机扫码支付。

  三是清清爽爽。公众在勤洗手的同时,要记得经常帮“随身小伙伴”洗洗澡,用75%的酒精或专业的手机消毒剂,为手机正反两面、听筒、话筒、耳机孔、充电接线孔以及手机的边缝接合处等地方仔细擦拭,保持手机干净、清爽。注意擦拭时棉球不要太湿,以免液体进入手机内部,擦拭完后自然晾干即可。

  下班回家后鞋该如何消毒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学斌表示,鞋底每天与地面紧密接触,可能会成为一种可怕的“隐形”污染源。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进家门就换鞋,是一项尤为重要的防控措施。

  室内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是由室内外各种污染造成的,如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随气流进入室内,人体衣物表面、鞋底泥土和呼吸道会散播微生物。当室内存在适宜微生物繁殖的条件时,还会加重微生物污染。

  鞋底每天与地面紧密接触,同时又因跟随我们走亲访友,甚至到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所以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待回家后,如果不注意防范,那么鞋底便会成为一种可怕的“隐形”污染源,充当扩散或传播疾病的“隐形”媒介。

  因此,为防范新冠肺炎,知道怎样正确处理外出后的鞋子至关重要。王学斌建议,市民朋友外出后,最好一进家门就换鞋子,特别是刚从医院回家的市民。

  他表示,在日常接触的环境中,尤以医院中的病原微生物最密集。医院地面上吸附着相对较多的病原微生物和带菌尘埃,污染明显。多项研究显示,在医院行走过的鞋底载有大量致病性微生物,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可通过间接或直接传播的方式导致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定植。

  而在普通场所中,地面上也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猫、犬、禽类的各类分泌物、排泄物等,它们会随着鞋底进入住家室内,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

  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

  安全食用水产品,疾控部门建议这样做:

  选购时

  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分装好的生鲜产品,卫生监管、日常消毒等措施更到位,更安全。购买时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组织状态和肌肉是否紧密有弹性,再闻气味是否正常。

  清洗加工时

  家庭应该准备专门清洗生食品的容器(盆),用流动的清洁水进行清洗。处理生的食物也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切完生食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砧板等工具,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生熟分开的目的是避免生的食物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

  烹调时

  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开锅后,再保持10-15分钟。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

  就餐时

  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要记得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外出就餐时如果能带上自己的餐具更好。

  储存时

  未加工的水产品,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装,包装袋要完整无破损,在包装上注明日期,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保持-18℃以下,不要存放过长时间。因为冷冻食品虽然可以在-18℃保存半年以上,但其风味口感都会变差,营养价值也会下降。另外,生、熟食物在冰箱中要分层存放。

  再加热时

  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水产品,请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0-4℃,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

  整理自《北京日报》《文汇报》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