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建成防洪调蓄新样板
从数字看“亦城之心”建设蓝图
园区危废管理试点新模式
经开区搭建“亦就业”平台促就业
信访举报渠道
“你的公园你做主”轻轨公园创意征集巡讲启动
经开区总工会返还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工会经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7月0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物医药园危险废物中转站建成
园区危废管理试点新模式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卢金曦)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小、无处储存、转运周期长而且处置费用高,为了解决园区内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的问题,亦庄控股旗下生物医药园试点建立了危险废物中转站,以实现园区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贮存和转运。当前该中转站已完工,目前已经进入手续审批阶段。

  据调查统计,生物医药园危化品废弃物总量每年约为219吨,其中固废每年约为63吨、液废约为33吨、医疗废弃物约为122吨。虽然危废物总量大,但是具体到每个中小生物公司,日产危废物并不多。园区内企业中铠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嵩告诉记者:“我们企业产生的危废种类很多,但每一类的量非常非常少,甚至一年的危废总产量都不够处置一回的。”但是按照规定,固体危废、有机试剂等危险废物不能存储超过一年,而生物垃圾则要求马上处置。但以该企业为例,其产生的固体危废量要1-2年才能够达到清运公司的出车标准,否则就要单独出钱清运,同时有机试剂等要很长时间才能收集一桶,按照危废处理要求,危废处理的投入会非常高,而主要的投入还是在集中运输方面。

  “作为园区,我们把各个企业产生的危废集中起来,这样就帮助园区摆脱了‘各自为战’的现状,也为企业减少了不少危废处理方面的投入。”生物医药园工作人员于晓东说。据介绍,根据园区中小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多的特点,生物医药园建立园区危废物台账和实验室管理规范,对危废物出口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危险废物暂存中转站,不断探索、更新、完善危废收集处置管理模式。园区危险废物暂存库房的运行管理采取定时收集、分类贮存、适时转运、集中委托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的模式。有效解决园区内产废单位危险废物贮存不规范、转移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减少人身及环境安全风险。高嵩说:“以前我们企业一年处理危废的费用至少要1万块钱,园区内的危废中转站投入使用之后,估计一年的处置费用将大幅度降低,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不仅是危废处理,“1+3”固体废物统一管理模式是生物医药园“无废城市”建设另一项重点工作,通过监控管理、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回收情况。

  “1”即建立智能垃圾分类大数据云平台,“3”即垃圾分类投放站+其他垃圾挤压站+可回收物中转站。

  作为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园区,生物医药园按照经开区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相关工作要求,深耕“危废处置”,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危废收集处置管理模式和经验,争做集团“无废城市细胞”,助力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未来,生物医药园将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构建绿色环保科技产业板块,成为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