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你再看一眼题我再看一眼你
自备应急“百宝箱”贴心送考
综合执法局“静心2020”营造安静备考环境
希望你一出门就能看到我
总工会发放应援包“暖心伴考”
携手为考生架起“安心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7月08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你一出门就能看到我

 

  考场外,亦庄实验中学考生马宇超跟家人打了招呼准备进考场。低头,妹妹奶声奶气地说着:“哥哥,加油!旗开得胜。”旗开得胜,三岁多的妹妹学的第一个成语。

  这次高考,马宇超一家人像他中考时候那样,全员出动。“我是老师,本来就有假期,爸爸是请假来的,妹妹来给哥哥加油。本来中考的时候妹妹才6个月大,就到考场接哥哥,这次也跟着来了,我们不希望错过他的任何一段重要经历。”妈妈语速十分快,难掩紧张的心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妈妈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这样的陪伴成为马宇超考场上最强大的后盾。

  同样在考场外,一位母亲的背影显得有些孤单,她默默地站在角落,眼中闪烁着泪光。孩子已经进去半个小时了,她却迟迟不肯离去。

  “今天您一个人带孩子来考试吗?“看到这一幕,记者上前打了招呼。这位妈妈浅浅地笑了:“嗯,对。”这位妈妈叫汪汝彬,她的孩子是亦庄实验中学的学生夏瑜坤,虽然今天是夏瑜坤参加高考的日子,可是他们母子与孩子的父亲已经半个多月没见面了。

  “他爸爸是医生,今天在单位上班呢。”汪汝彬难掩遗憾的表情。疫情期间,夏瑜坤的爸爸到一线参与了社区的核酸检测任务。“前些天,核酸检测任务完成了,恢复了正常上班,但是他自己在单位隔离,已经好久没回来了。”

  高考前一天的晚上,夏瑜坤收到了父亲的短信:孩子,加油!别有压力,好好考!爸爸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孩子高考的压力落在了眼前这位柔弱的妈妈身上。汪汝彬说:“因为住得比较远,我提前很久就开始订房子,最后选了民宿,因为会安静一些,而且能给孩子做饭,让孩子吃得好一点。”早上6点,汪汝彬就起床给孩子准备早饭,7:30开车带孩子来考场。孩子进考场之后,她在门外等到了9点多,确认没什么问题了,就匆匆回民宿准备起了午饭。

  11:30,随着考点里铃声响起,门外的家长们的神情、动作十分一致:脖子伸得长长的,时而踮着脚尖,时而落下,痴痴地望着门口,好像生怕孩子出门的第一时间没有看到。“闺女,这儿。”“儿子,儿子。”……茫茫人海中,家长们总是能一眼就找到自己的孩子。

  室外30多摄氏度高温,等待的家长们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流了下来。当他们看到孩子出门的时候,他们从人群中飞奔出去,撑着的伞立刻移到了孩子的头上,手里的水也早已拧开了瓶盖递到了孩子手上……所有人的脸上都是笑盈盈的。像等待的时候,许多家长说得那样:“我希望孩子一出门就能看到我们。”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实习记者 卢金曦/文

  张浩东 张磊/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